欢迎光临!查询试卷\课件\优质课请在此输入关键字:
网站首页 >> 教育教研 >> 教学点滴 >> 文章内容

教师无为造就学生有为

[日期:2012-08-16]   来源:生物百花园  作者:生物百花园   阅读:170[字体: ]

        生物教学应以教师的无为造就学生的有为,教师讲课,若絮絮叨叨,事无巨细,讲个不停,这种“有”会造成学生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的“无”。留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思考、创造、反思和评价,这种“无为”的正确运用会生成学生学习效率和能力发展的“有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这一策略呢?
  1 不提问,只为提问创设情境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意识是自主学习、发展创新能力的基础。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能够使学生对知识产生兴趣,进而滋生认识需要,出现一种要学习的倾向,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此,学生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下,自己提出问题,学生学习或探究的兴趣会更浓。例如,在某节课的教学时,伴随着上课铃后,按惯例班长喊起立,全体学生整齐站起。笔者面带微笑地说“不要坐下,我们来完成一个活动。”学生听后立即产生了兴趣,并兴奋起来。教师继续说:“和班长一样是双眼皮的同学站着,单眼皮的同学请坐。”话音一落,一部分学生坐了下来。“班长有耳垂,那么无耳垂的请坐”;“班长能卷舌,那么不能卷舌的请坐”……大家哗然,只有班长一人站着。学生们兴奋过后随即就会产生疑问:“为什么站着的人越来越少,只剩班长一人呢?”他们积极思考后回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征,人与人之间是存在差异的。”那生物之间的差异是如何产生的呢?学生很想探究其中的原因,这种情境创设为学生建立了最佳学习动机,这时学生的学习气氛是和谐、主动和积极的。有了最佳学习动机,才会产生最佳学习效率。
  2 不讲解,只为做中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他们提供充分的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要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积极思考,进而获取知识、技能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活动经验。因此,教师不要过多讲解,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手、眼、鼻、口、耳、脑等器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在做中学,才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例如,在学习“肾脏的结构”时,笔者按以下的步骤不讲解,只为“做中学”。
  ①摸一摸:每个人都是很好的活标本。对于肾脏的位置,先让学生认真看书,根据课文的描述,同组的同学动手互相摸一摸,指出肾脏的位置,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每位学生都能主动参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了学生的协作能力。
  ②看一看:人的肾脏一般无法看见实物,但它的颜色、形状和猪的肾脏很相似,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新鲜的猪肾脏,并结合肾的模型,进行对比观察,建立感性认识,得出结论,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
  ③闻一闻:人的肾脏和猪的肾脏一样都是形成尿液的器官,通过闻一闻,可以闻出尿液的味道,这样学生会对肾脏的功能留下极深的印象。
  ④做一做:肾脏的结构是这节课的重点,为了更好地突破它,引导学生打开肾脏模型,认真观察肾脏的内部结构,结合课本知识及肾脏结构功能单位图,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弄清。肾脏的结构,特别是肾单位的结构,这样就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机会,也为“做”奠定了知识基础。接着,引导学生将课前准备好的材料取出,小组合作制作肾单位的结构模型,在制作的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反思,小组内交流好的经验和方法,这样不仅把微观的肾单位的结构变成可直观的模型,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学习增强了实效性。他们懂得并理解了肾单位的结构,为学习尿的形成打下扎实的基础。这样发展了学生的实践、探究、获取新知的能力。另外,教师鼓励课堂上没有做好或还需改进的学生课后继续探究。
  3 不预设,只为自主探究
  初中生物有很多探究活动都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进行自主设计一探究实施一表达交流”,这样可使学生能主动地获取知识,体验探究过程与方法,培养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学生的个人经验不同,对同一个问题的探究也会作出不同的假设、设计不同的探究方案、得出不同的结论。          例如,在学习“探究蚂蚁的觅食行为”时,教师不事先给出任何探究模式,完全由学生自主设计,自主探究,在探究的基础上找出规律。学生在自主设计时产生的注意点:
  ①如何较好地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
  ②实验条件是否相同?如食物是否同方向、等距离摆放?
  ③观察记录的手段是否优化?用表格记录数据是否更好?绘图和拍照有何帮助?
  ④体会小组的协同分工的受益,观察其他同学的长处。
  ⑤蚂蚁的“行为”,对你的心灵有触及、震动吗?
  ⑥大自然蕴藏的秘密,是否激发了你的探究兴趣?有何启示?
  ⑦大自然是富有生命的,我们应怎样好好爱护它?
  各小组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自行选择地点进行实验。教师只要巡视各组实验进程,提供必要的帮助。在探究时,有的小组把玉米面、油条碎渣、木屑和白糖分别放置在蚂蚁巢穴附近,效果很好。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油条碎渣和白糖附近的蚂蚁越来越多,有的互相碰碰触角、有的围绕食物转圈、还有的干脆用双钳夹住食物往回拖,而玉米面附近的蚂蚁很少,木屑附近却没有蚂蚁。有一位小个子的男生居然趴在地上用DV机记录探究过程。探究之后,各小组学生依据观察所得的现象和数据,认真反思实验过程,尝试撰写实验报告,准备下节课交流研讨,互相取长补短。
  教师不预设,多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学生收获的不仅是知识,而且会感悟到知识发现的过程;学生会在不断自我反思的过程中提升科学探究的能力,体验成功的喜悦和交流的愉快。
  4 不下结论,只为归纳和应用
  教学中会遇到很多结论性的知识,若教师直接向学生灌输,不仅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而且不利于提高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向学生直接灌输结论性的知识,而应引导学生通过已知的知识进行归纳,并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加深理解和强化。例如,在学习“植物的光合作用”时,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光照与有机物的关系:将天竺葵进行暗处理后,用黑纸片将天竺葵的叶片正反两面夹紧,然后将这盆天竺葵移到阳光下照射3~4h,剪下遮光处理过的叶片,去掉黑纸片,用酒精隔水加热,使叶片的绿色退去,漂洗后滴加碘液,观察叶片遮光部分和未遮光部分的颜色变化。这时,教师不要直接由实验现象下结论,而要引导学生联系已知的知识去探知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等,在此基础一卜进行归纳,总结出光合作用的公式。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出光合作用实质、意义;在此基础上学会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如,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怎样提高大棚内蔬菜的产量”、“农业生产中如何进行合理密植”等问题,让学生结合已有经验回答,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尝试应用。
  5 不修路,只搭桥
  经验证明学生很难理解“人体血液循环的途径”。究其原因是学生有许多的“为什么”和“有什么意义”之类的潜在的问题得不到解答,即学生的思维出现了中断。教师直接向学生灌输“人体血液循环的途径”,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突破这类难点,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帮助学生把这些中断的思维连接起来。
  为帮助学生理解“人体血液循环的途径”,教师可以设计下面几个问题:
  ①与左心室相连的血管是什么?②左心室与主动脉之间有什么结构?有什么功能?③动脉的功能是什么?主动脉的血液向何处输送?④血液在何处与细胞进行物质交换?⑤什么叫毛细血管?毛细血管的血液会流向何处?⑥静脉有何功能?⑦有哪些血管与右心室相连?⑧你能否根据上面的回答描述血液是怎样在心脏和血管中流动的?这样的流动有何意义?
  上述问题是环环相扣、彼此联系的系列化问题:每一个问题都是学生能够利用已有知识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的问题;当学生将简单的问题连接起来时,复杂的问题也就自然解决,难点也就被突破了。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灵活地改变教学策略,化无为有,才会生成高效课堂,才能达到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双重丰收。


相关评论
鄂公网安备 420881020000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