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查询试卷\课件\优质课请在此输入关键字:
网站首页 >> 教育教研 >> 教研活动 >> 文章内容

安徽省合肥市2013届高三一模、二模生物考情分析

[日期:2013-04-17]   来源:生物百花园  作者:生物百花园   阅读:251[字体: ]

试卷链接:http://www.biobox.cn/article/2872.html

一、试卷特点

今年一模和二模试题覆盖面广,几乎对高中生物学科所有的重难点都有所涉及,能比较全面的反映复习的实效,形成良好的教学反馈。整张试卷紧扣课程标准和教材,无偏题怪题,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凸显了对考生的能力要求。试题稳中有变,灵活性强,信度和效度较高。

1. 贴近课本,深度挖掘

本套试卷不少试题的题干材料直接取自课本内容,但是并非对教材的机械再现,而是进行深度挖掘,考查学生能否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要求学生在掌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对生物学基本问题深入理解,进而形成一定的生物学素养。

二模第2题,取材自必修一教材中《技能训练》栏目。

一模第5题取材于课本插图;第17题正确选项C来自教材的阐述;第20题的背景资料在教材课后习题中有所叙述;第21题的题干背景和柱状图都来自课本;第25题桑基鱼塘也是教材中的实例。

这些题目虽取材自教材,但并非考查机械记忆,而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难度,指明了重视教材、研究教材、深入理解教材的复习方向。

2. 核心概念,重在理解

试卷围绕生物学核心概念进行命题,引导考生加深对核心概念的理解层次、形成科学的生物学观点。

试卷重点考查的核心概念涉及酶、ATP、渗透压、净光合、总光合、细胞周期、全能性、遗传、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稳态、分级调节、反馈调节、反射弧、信息分子、免疫等。

3. 灵活运用,能力为先

初见试题,感觉十分平和,没有偏题怪题,基本上完全立足课堂教学的重难点命题。但是学生实际作答却感觉并不容易。主要原因就在于大量试题都立足知识考查多项能力,例如,要求考生深入识图读表、从新题境中获取信息;合理设计和分析实验;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具体问题。

二模生物部分除了第4题和第31题以外,所有题目都配有图表。第29Ⅱ题要求考生获取新信息解决与有丝分裂有关的问题。该题还涉及2012年诺贝尔奖获奖研究,具有时效性。

二模六道选择题中四道涉及实验,有对实验步骤和技能的考查,有对实验结果的预测,还有对实验现象的分析。

一模第16题关于标志重捕法的误差产生的原因的分析、第20题读表分析微生物基因突变产生的营养缺陷型、第23题联系实际解决免疫问题等,都具有较高的灵活性,绝非仅靠记忆知识点而能作答。

这些题目提示我们高三复习要注重能力培养。

二、得分情况

二模得分情况

参加二模理综统一测试的考生共计4935人。选择题总平均分28.46,非选择题总平均分26.96。整套生物试题满分90分,平均分55.42,难度系数0.62。

一模得分情况

参加一模理综统一测试的考生共计4904人。生物满分100分,平均分为64.88分,难度系数0.65。

三、二模试题分析 选择题

题2——生物学家把100个细胞中的每个细胞都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含细胞核,另一部分不含细胞核。再将这两部分细胞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其实验结果如下图。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培养第1天,有核细胞死亡数比无核细胞多,其原因主要与细胞核的功能有关
B. 从培养第2天到第3天,无核细胞死亡很多,其原因主要与实验中细胞膜损伤有关
C. 从培养第1天到第10天,有核细胞每天都有死亡,其原因主要与细胞凋亡有关
D. 从培养第4天到第10天,有核细胞每天只有少量死亡,其原因可能与细胞凋亡有关

 对数据的解释:

1、无核部分随着培养天数的增加,死亡个数迅速增加,第4天无一存活。而有核部分存活个数和时间都要比无核部分多和长。说明没有细胞核,细胞的生命活动无法进行,细胞核对于细胞的生命活动是不可或缺的。
2、有核部分的死亡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一是实验过程中人为因素对细胞造成了伤害,导致细胞死亡。二是细胞的正常凋亡。

题3——将纯种的某二倍体植物品种甲(AA)与近缘纯种乙(EE)杂交后,经多代选育出如下图所示的新品种丙(图中同源染色体,黑色部分是来自近缘品种乙的染色体片段,品种甲没有此片段)。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杂交选育过程中一定发生过染色体结构上的变异
B.杂交选育过程中一定发生过DA上碱基对的替换
C.丙品种的产生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D. 品种丙自交后代中有1/2个体能稳定遗传

三、二模试题分析 非选择题

非选择题的难度全面高于选择题。学生明显对填写非选择题更为头疼。此外,理综试卷的试题编排顺序也造成不少考生做生物非选择题时间紧张。

 (1)第一空正确率高,第二空答“下降” 、“减弱”或者“先上升后平衡”的较多。

(2)考生主要问题有

1、横、纵坐标轴标注不正确

2、刻度不标或者标错(温度)

3、图形走势错误(下降趋势)

4、折线图

(3)典型错解:

1、16、32、56、6、30、86

2、m-4a+10b、10b-28a、a+b

29题Ⅱ

在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时,应选择_______________期占整个细胞周期比例较大的细胞作为实验材料。

典型错解:“分裂中期”“S”“G1”“G2”等。

研究发现核DA复制由某信号蛋白启动,该信号蛋白在G1期结束时合成完毕,并在G2期起始阶段被灭活;M期细胞的细胞质中含有一种促进染色质凝集为染色体的物质。如果将S期和G1期细胞融合,则G1期细胞核进入S期的时间将________________。

典型错解:表述不准确,填“增大”“减小”

将M期和G1期细胞融合,则G1期细胞将出现____现象。

典型错解:DA不能复制、蛋白质合成受阻、无法进入S期等。

(2)假定染色体数为10条(其中不含3H)的某生物体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后期,移向细胞某一极的染色体中,带有标记的有______条。

典型错解:“0或10”“5”“10”“20”

(3)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全能性受到限制。山中伸弥教授用某种病毒为运载体,将4种目的基因导入人高度分化的体细胞中,使之成功转化为多功能干细胞iPS细胞。这一成果荣获2012年诺贝尔奖,其应用前景是对iPS细胞进行____后,可用于器官移植,从而避免传统方法因______细胞攻击异体移植器官而造成的治疗失败。

典型错解:对iPS细胞进行细胞培养、组织培养;淋巴细胞攻击、T细胞攻击、浆细胞攻击移植器官。

但是由于_________和_________中可能带有与癌变有关的基因,导致iPS细胞癌变率高达20%。山中教授的成果用于临床尚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典型错解:基因突变率高、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受体细胞、 iPS细胞

30题Ⅰ

(1)将F1圆头淡黄个体与品种乙杂交,子代表现型为圆头淡黄︰尖头淡黄=1︰1。将F1圆头淡黄个体与品种甲杂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

本空得分率高。

 (2)圆头变异来自基因突变产生的新基因,该基因不仅控制野山椒的果形,还有________的遗传效应。

典型错解:“显性致死”“双显性致死”等或判断不出。

 (3)植株丙的基因型是________。丙自交所得F1中圆头桔色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

典型错解:有些字母用错,用Aa等。还有考生B和D颠倒。

30题Ⅱ

(1)若图中内分泌腺X为肾上腺,则图中感受器→①→___________→肾上腺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其中____________和肾上腺构成反射弧中的效应器。

典型错解

得分率低,大多考生仅填“下丘脑”。

将传出神经末梢填成“传出神经”、“神经末梢”、“⑤”等。

(2)若图中分内泌腺X为甲状腺,则图中②表示的过程是下丘脑___________促进③,进而促进④。这一过程反映了甲状腺激素分泌的___________调节。当④达到较高水平,将造成___________过程减弱,再引起④过程减弱,从而形成________调节过程。

典型错解:

名词错误,如“促甲状腺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施放激素”。部分考生填“分层调节”。

31题——哺乳动物的胚胎干细胞(ES)是从早期胚胎或原始性腺中分离出来的一类细胞。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ES在形态上表现为体积小和____________等特点;在功能上表现为_____________特点。

(2)ES的体外培养通常在CO2培养箱中进行。在CO2培养箱中,除了应满足ES培养的营养条件以及适宜的温度、pH的外,还应满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条件。

第(1)题正确率高。

第(2)题不少同学将“适宜的气体环境”描述为“氧气充足”“95%CO2”等。

(3)通过基因工程可以对ES进行遗传改造,即向ES中插入目的基因,并使其能够表达。

在基因工程中,工具酶的作用主要是催化特定的____间磷酸二酯键的断裂或形成;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是_____;只有做好这一步骤,才有可能使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后能够_______。

典型错解:

将“特定双链DA片段之间”写成“碱基之间”“核苷酸之间”“五碳糖和磷酸之间”。

核心步骤“构建表达载体”一空填写很乱,各个步骤都有入选。

使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后能够“稳定存在、复制和表达”写全的不多,大多能提到表达。


相关评论
鄂公网安备 420881020000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