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查询试卷\课件\优质课请在此输入关键字:
网站首页 >> 钟祥一中 >> 文章内容

吉林最严高考:文胸要换成背心,裤子要穿松紧带儿的(图)

[日期:2013-06-05]   来源:新华网  作者:孙阳 郎秋红   阅读:376[字体: ]

吉林大学附属中学高中部在进行高三考生安检演练

5月30日,吉林大学附属中学高中部在进行高三考生安检演练

  新华社长春6月2日新媒体专电  文胸要换成背心,裤子穿松紧带儿的,鞋子最好是一次成型的塑料凉托……这是吉林省一位高三班主任近日给学生们总结出的高考“穿衣宝典”。今年吉林省将实施“史上最严”高考安检,金属探测仪一响,即便只是文胸后面的两排金属搭扣,也将被拒之门外。

  2013年高考进入倒计时,在考生紧张备战的同时,全国各地纷纷出台高考管理办法和考场安防措施。5月27日,吉林省招生委员会办公室发布了《致2013年普通高考考生和家长的一封信》。除常规提醒、警示外,该信与以往最大不同在于提出了高考“无声入场”的要求:“考生和涉考工作人员在进入考点时,由专门人员对其服饰鞋帽、随身物品进行严格检查,检测设备未出现报警声音方可进入。”换言之,任何带有金属物质、会引起安检仪器“滴滴”响的物品,都会成为考生进场的拦路虎。

  5月30日早上8:00,记者在吉林大学附属中学高中部发现,学校正组织高三考生们进行安检演练。考生们男女分别列队,接受老师的仔细“排查”:耳朵、头顶、脖子、前胸、后背、腰、四肢……

  一名顺利“过关”的学生告诉记者,这已经是学校第二次安检演练了。上一次,他们每人都穿一套衣服、再带一套衣服,同时接受检查。通过安检的衣服,都会被贴上“合格”二字,而这两套“合格”衣服,将成为他们真正高考时的战袍,送他们顺利进入考场。多备一套衣服,则是害怕安检现场一旦出现意外,可以有备无患。

  这时,一名正接受检查的女生背部引发了检测仪的“滴滴”响声,女生不好意思地说:“运动内衣昨天洗了,今天穿的是普通内衣……”检查老师记下了她的班级和名字,提醒说:“考试那天一定不要穿错了,考前一天我会再提醒你!”

  记者了解到,对服装的要求只是一方面。吉林省还要求,对患疾病身体植入金属医疗器件的考生,须出具医疗机构(吉林省医院)证明材料,方能入场。那些曾经镶过金属牙齿、体内手术留下钢钉、钢板的考生,这几天正忙着去医院开具证明。

  对于这次“史上最严安检”,校园里和社会上反响不一。一位考生在经过反复检测、终于被贴上“合格”的标签后表示“不爽”,“感觉我们好像一群动物,检疫合格可以上市了。”一位教师说,“学生本来不紧张,这一折腾反倒紧张了。”还有的家长质疑,虽然看上去检得严,实际还是有空子可钻。“也许到医院检查时戴的真的金属牙套,但是开完证明也可以换成作弊工具。”“金属探测仪毕竟掌握在人的手里,万一检测人员被买通,到时关掉仪器,照样检不出来。”

  不过也有一些学生和网友对此表示支持。长春市第十一高中考[微博]生郭轶仙说:不论是假牙、钢钉带来的麻烦,还是不能穿普通文胸的不便,我们都能够理解。“无声入场”的实施效果暂且不谈,但它在舆论上已经起到了震慑作用,体现了政府力保高考公平性的决心。“这不仅让我们这些一门心思踏实学习、正常考试的学生有了光明的希望,也遏制了很多试图借助旁门左道成功的想法。”

【延伸阅读】 新华时评:“最严”高考不能仅靠技术

新华网北京6月4日电(记者姜琳、吴振东)随着2013年高考进入倒计时,各地高考安检纷纷开始“备战”,除了将手表、手机拒之门外,高清摄像头、无线电干扰屏蔽仪、身份识别器、金属探测仪等高科技设备也纷纷上阵。特别是号称“史上最严”的吉林高考“无声入场”,如果没有相关证明,金属内衣、假牙佩戴者都无法过关,由此引发公众热议。

良好的考风考纪事关高考公平,对苦读多年的学子尤为重要。应当承认,在现行考试制度下,安检越严越能减少舞弊机会,有关部门的积极作为值得肯定。但肃清考场纪律,维护考生权益,决不能仅倚仗技术“升级换代”,还必须加强对相关工作人员的监管。

古往今来,有考试就有投机取巧者,舞弊手段也在不断翻新。客观地说,高科技检查并非百分百可靠,总会有“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滞后和疏漏,或者是人为的“选择性失灵”。今年广泛应用的金属探测仪,也防不住社会上早已出现的陶瓷耳机接收器。反过来说,考生舞弊也不会毫无异常现象,只要考场内的监考人员严格履责、“火眼金睛”,十有八九都能看出端倪。

个别考生蒙混过关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大规模的考风考纪“集体坍塌”。从贵州松桃高考集体舞弊案到吉林松原高考舞弊案,再到湖南耒阳高考舞弊事件,每一起案件背后都有明显的人心作祟,每一次原因追查都是“人为”导致。当监考者的眼睛耳朵不“失明失聪”,当与高考密切相关的工作人员主动参与其中,那么再高端的监控平台都无济于事,再多的仪器设备都无法奏效。

高考舞弊,不但损害考试公平,更严重的是公然存在的舞弊观念会扰乱社会风气,颠覆人们的是非观。遵纪守法、公平竞争,原是考生自小就该遵循的基本规则,现在却要依靠耗费不菲资金搭建的监控平台,这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应是全社会之痛。高考当前,加大对徇私舞弊者的查处和打击力度当然必要,但归根到底还须重视诚信教育,加强诚信建设,努力重构社会诚信。只有扭转投机取巧和功利化的社会风气,才能从根子上解决高考舞弊问题。
 


相关评论
鄂公网安备 420881020000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