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查询试卷\课件\优质课请在此输入关键字:
网站首页 >> 生物题库 >> 高三试题 >> 文章内容

2016届海南省七校联盟高三上期第一次联合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日期:2016-05-12]   来源:生物百花园  作者:生物百花园   阅读:123[字体: ]

2016届海南省七校联盟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生物试题

完整版免注册下载地址:
http://pan.baidu.com/s/1qYrHSQg

1、下列可能含有相同元素的一组化合物是( )
A.淀粉和二肽 B.脂肪酸和脂肪酶
C.蛋白质和蛋白酶 D.核糖和核糖核酸
【答案】C
【解析】淀粉为多糖,元素组成只有C、H、O,二肽由氨基酸组成,元素组成是C、H、O、N,A错误;脂肪酸的元素组成只有C、H、O,脂肪酶成分为蛋白质,元素组成是C、H、O、N,B错误;蛋白酶成分为蛋白质,蛋白质和蛋白酶,元素组成都是C、H、O、N,C正确;核糖的元素组成只有C、H、O,核糖核酸的元素组成为C、H、O、N、P,D错误。
【考点定位】糖类的组成元素;氨基酸的分子结构特点和通式;脂质的组成元素
【名师点睛】本题是考查糖类、蛋白质、脂质、核酸的元素组成的题目,糖类的元素组成是C、H、O,蛋白质的元素组成是C、H、O、N等,不同类的脂质的元素组成不同,脂肪和固醇的元素组成是C、H、O,磷脂的元素组成是C、H、O、N、P,核酸的元素组成是C、H、O、N、P。
【结束】
2、下列有关核酸的叙述中,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
A.碱基组成相同的核苷酸不一定相同
B.若核酸中含有碱基T或脱氧核糖,则为DNA
C.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D.大肠杆菌和酵母菌的DNA不同
【答案】C
【解析】碱基A、G、C可以分别形成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两种核苷酸,A正确;如果核酸中含有碱基t则一定是DNA,如果核酸中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也一定是DNA,B正确;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D错误;大肠杆菌和酵母菌的DNA不同,D正确。
【考点定位】核酸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DNA与RNA的异同
【名师点睛】解答本题,要注意以下方面:1、核酸根据五碳糖不同分为DNA和RNA,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2、DNA与RNA在组成成分上的差异是:①碱基不完全相同,DNA中的碱基是A、T、G、C,RNA中的碱基是A、U、G、C;②五碳糖不同,DNA中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RNA中的五碳糖是核糖。3、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DNA分子中遗传信息不同。
【结束】
3、下列关于细胞这一最基本生命系统共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都以细胞膜为界膜
B.都有膜包被的功能专一的细胞器
C.都以核糖体作为蛋白质合成场所
D.都在DNA分子中储存遗传信息
【答案】B
【解析】所有细胞都具有磷脂和蛋白质构成的细胞膜,都以细胞膜为界限,A正确;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且核糖体无膜结构,B错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都是核糖体,C正确;细胞类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D正确。
【考点定位】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名师点睛】本题重点要掌握以下知识点:1、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结构,含有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2、细胞类生物(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结束】
4、颜色变化常作为生物实验的一项重要观察指标,下列归纳中错误的是( )

【答案】C
【解析】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的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线粒体中细胞色素氧化酶使染料保持氧化状态( 即有色状态)呈蓝绿色,而在周围的细胞质中染料被还原成为无色状态.因此可以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C错误。
【考点定位】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名师点睛】健那绿染液与线粒体的观察:(1)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的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线粒体中细胞色素氧化酶使染料保持氧化状态( 即有色状态)呈蓝绿色,而在周围的细胞质中染料被还原成为无色状态。因此可以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2)线粒体能在健那绿染液中维持活性数小时,通过染色,可以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生活状态的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
【结束】
5、下列关于生物体内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酶是活细胞产生的蛋白质 B.酶活性易受温度和pH影响
C.酶的分子结构决定其专一性 D.酶可以成为酶促反应的底物
【答案】A
【解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A错误;酶的活性易受到温度、PH和化学试剂等影响,而酶浓度和底物浓度影响酶促反应的速率,但不影响酶的活性,B正确;酶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酶的活性中心往往与底物分子在空间结构上有特殊的匹配关系,说明酶的分子结构决定其专一性,C正确;唾液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进入到胃中失去活性,被胃蛋白酶分解、故酶可以成为酶促反应的底物,D正确。
【考点定位】酶的概念;酶的特性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酶的相关知识: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2、①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②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者一类化学反应。③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在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条件下酶会变性失活,而在低温条件下酶的活性降低,但不会失活。
【结束】
6、下图是某动物体细胞呼吸的过程。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4、6分别是水和氧气 B.3产生于线粒体基质
C.产生的8主要用于合成ATP D.植物细胞也能进行该过程
【答案】C
【解析】1→2是葡萄糖酵解阶段,1是葡萄糖,2是丙酮酸,2→3是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3是二氧化碳,4是反应物水,5→7是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5是[H],6是氧气,8是有氧呼吸三个阶段产生的能量,A正确;3是二氧化碳,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B正确;有氧呼吸过程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只有一部分用于合成ATP,C错误;植物细胞也能进行有氧呼吸,D正确。
【考点定位】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名师点睛】有氧呼吸的过程:
1)第一阶段
①反应场所:细胞质基质
②过程描述:在细胞质的基质中,一个分子的葡萄糖分解成两个分子的丙酮酸,同时脱下4个[H],在葡萄糖分解的过程中释放出少量的能量,其中一部分能量用于合成ATP,产生少量的ATP.这一阶段不需要氧的参与.
2)第二阶段
①反应场所:线粒体基质
②过程描述: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的基质中,两分子丙酮酸和6个水分子中的氢全部脱下,共脱下20个[H],丙酮酸被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在此过程释放少量的能量,其中一部分用于合成ATP,产生少量的能量.这一阶段也不需要氧的参与。
3)第三阶段
①反应场所:线粒体
②过程描述:在线粒体的内膜上,前两阶段脱下的共24个[H]与从外界吸收或叶绿体光合作用产生的6个O2结合成水;在此过程中释放大量的能量,其中一部分能量用于合成ATP,产生大量的能量.这一阶段需要氧的参与。
【结束】
7、下图是植物细胞中糖类合成与分解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①只在线粒体中进行
B.过程②只在叶绿体中进行
C.过程①和②中均能产生[H]
D.过程①和②中能量可相互转化
【答案】C
【解析】图中过程①表示有氧呼吸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少数原核生物也能进行有氧呼吸,但是没有线粒体,A错误;过程②表示光合作用,场所一般为叶绿体,但是蓝藻没有叶绿体也能进行光合作用,B错误;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产生的[H]用于暗反应中三碳化合物的还原,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产生的[H]用于第三阶段中还原氧气,C正确;过程①产生的ATP只能用于生命活动的消耗,过程②产生的ATP只能用于还原三碳化合物,D错误。
【考点定位】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结束】
8、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染色体复制结果使染色体加倍 B.分化的细胞遗传物质没有改变
C.癌变的细胞遗传物质没有改变 D.细胞凋亡过程中没有基因表达
【答案】B
【解析】染色体复制后DNA数目加倍,并且出现染色单体,但是染色体数目并没有改变,A错误;细胞分化只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其遗传物质并没有改变,B正确;癌变的细胞其原癌基因和抑制基因发生了突变,C错误;细胞凋亡是受基因控制的正常的生命历程,D错误。
【考点定位】细胞的分化;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细胞凋亡的含义;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名师点睛】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中的遗传物质不改变;细胞衰老和细胞凋亡都是受基因控制的正常的生命历程;细胞癌变的原因包括内因和外因,外源是环境中的致癌因子,内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
【结束】
9、孟德尔在对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的几组比例,能直接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
A.F2的表现型比例为3:1 B.F1产生配子的种类的比例为1:1
C.F2基因型的比例为1:2:1 D.测交后代的比例为1:1
【答案】B
【解析】F2表现型的比例为3:1是性状分离比,不是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A错误;F1产生配子的比例为1:1,说明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产生不同配子的比例为1:1,因而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B正确;F2基因型的比例为1:2:1只能体现子二代的基因型种类及比例,不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C错误;测交后代表现型的比例为1:1是性状分离比,说明F1产生配子的比例为1:1,D错误。
【考点定位】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名师点睛】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结束】
10、假设控制番茄叶颜色的基因用D、d表示,红色和紫色为一对相对性状,且红色为显性。杂合的红叶番茄白交获得F1,将F1中表现型为红叶的番茄白交得F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F2中无性状分离
B.F2中性状分离比为3:1
C.F2红叶个体中杂合子占2/5
D.在F2中首次出现能稳定遗传的紫叶个体
【答案】C
【解析】F1中表现型为红花的番茄的基因型为AA或Aa,其中Aa自交会发生性状分离,A错误;F1中表现型为红花的番茄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3AA、2/3Aa,其中1/3AA自交后代均为AA,2/3Aa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4AA、1/2Aa、1/4aa,因此F2中性状分离比是(1/3+2/3×3/4):(2/3×1/4)=5:1,B错误;F1中表现型为红花的番茄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3AA、2/3Aa,其中1/3AA自交后代均为AA,2/3Aa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4AA、1/2Aa、1/4aa,F2红花个体占1/3+2/3×3/4=5/6,杂合子占2/3×1/2=1/3,因此F2红花个体中杂合的占1/3÷5/6=2/5,C正确;由于用杂合的红叶番茄自交获得F1会出现性状分离,所以在F1中就出现了能稳定遗传的紫叶个体,D错误。
【考点定位】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名师点睛】番茄花的颜色红色和紫色为一对相对性状(用A和a表示),则杂合的红花番茄的基因型为Aa,其自交形成的F1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1:2:1,其中表现型为红花的番茄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3AA、2/3Aa。
【结束】
11、下图表示某种动物不同个体的某些细胞分裂过程,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丙两细胞都发生了基因重组
B.图中的细胞均处于细胞分裂后期
C.可属于卵原细胞分裂过程的是甲、乙、丁
D.乙、丁的染色体数都是体细胞的一半
【答案】D
【解析】甲、丙两细胞都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因而都发生了基因重组,A正确;图中的甲、丙细胞同源染色体分离、均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图中的乙、丁细胞着丝点分裂、均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正确;甲、乙两细胞的细胞质都不均等分裂,分别是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丁细胞的细胞质均等分裂,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也可能是极体;而丙细胞的细胞质均等分裂,是初级精母细胞,所以甲、乙、丁可属于卵原细胞分裂过程的细胞,C正确;由于乙、丁细胞中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暂时加倍,所以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与体细胞的相等,D错误。
【考点定位】细胞的减数分裂
【结束】
12、下列图示过程存在基因重组的是( )

【答案】A
【解析】A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属于基因重组,A正确;B表示受精作用,即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不是基因重组,B错误;C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图,不发生基因重组C错误;D只有一对等位基因,只有分离,D错误。
【考点定位】基因重组及其意义
【名师点睛】基因重组有自由组合和交叉互换两类。前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后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另外,外源基因的导入也会引起基因重组。
【结束】
13、关于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二者都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B.二者都会导致个体表现型改变
C.都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检测 D.基因突变会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答案】A
【解析】可遗传的变异有三种来源: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A正确;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基因突变不一定改变生物的性状,B错误;、用光学显微镜能直接观察到染色体数目变异和结构变异,但是不能观察到基因突变,C错误;基因突变不会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D错误。
【考点定位】基因突变的特征;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基本类型
【名师点睛】可遗传的变异有三种来源: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
(1)、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基因突变发生的时间主要是细胞分裂的间期。基因突变的特点是低频性、普遍性、少利多害性、随机性、不定向性。
(2)、基因重组的方式有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另外,外源基因的导入也会引起基因重组。
(3)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
【结束】
14、下列各项中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的是( )
A.狼和兔子奔跑能力的提高是二者共同进化的结果
B.东北虎和华南虎经过生殖隔离形成两个亚种
C.马和驴交配能产生骡说明二者不存在生殖隔离
D.二倍体西瓜与四倍体西瓜的基因库相同
【答案】A
【解析】狼和兔子的奔跑能力的提高是它们共同进化的结果,A正确;东北虎和华南虎只存在地理隔离,B错误;马和驴交配产生强壮的骡子,骡子不可育,因此马和驴之间存在生殖隔离,C错误;二倍体西瓜与四倍体西瓜的基因库大小无法比较,D错误。
【考点定位】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名师点睛】解答本题要注意一下知识点: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
(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2)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3)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4)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2、生殖隔离指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在自然条件下不能交配,即使能交配也不能产生可育后代的现象。
【结束】
15、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格里菲思通过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得出DNA是转化因子
B.艾弗里通过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得出DNA是遗传物质
C.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中,标记噬菌体需分别用35S和32P标记的大肠杆菌培养
D.沃森和克里克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的物理模型
【答案】A
【解析】格里菲思通过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得出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A错误;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的DNA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B正确;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再培养基上独立生存,因此要标记噬菌体需用含35S和32P标记的大肠杆菌分别培养,C正确;沃森和克里克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的物理模型,D正确。
【考点定位】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究历程
【名师点睛】理清脉络,掌握以下知识点:1、作为遗传物质应具备的特点是:a、分子结构具有相对稳定性;b、能自我复制,保持上下代连续性;c、能指导蛋白质合成;d、能产生可遗传变异。2、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3、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该实验证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进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结束】
16、下列关于右图中①、②两种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病毒均含有①② B.密码子位于①上
C.②的结构有利于复制的准确性 D.①和②的碱基配对种类相同
【答案】C
【解析】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RNA,①为tRNA,②为DNA,A错误;密码子位于mRNA上,而①为tRNA,C错误;②的结构为规则的双螺旋结构,有利于复制的准确性,C正确;①和②上的碱基种类不同,因此碱基配对种类也不相同,D错误。
【考点定位】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结束】
17、右图是基因型为AABb的某动物进行细胞分裂的示意图。相关判断错误的是( )

A.此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
B.此细胞中,基因a由基因A经突变产生
C.此细胞可能形成两种精子或一种卵细胞
D.此动物体细胞内最多含有四个染色体组
【答案】A
【解析】图示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A错误;该生物基因型为AABb,因此图示细胞中基因a不可能是交叉互换产生的,只能是由基因A经突变产生,B正确;若此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则能产生两种精子,即AB和aB;若此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则能产生一种卵细胞,即AB或aB,C正确;图示细胞所含染色体组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此动物体细胞内含有2个染色体组,在有丝分裂后期最多,含有四个染色体组,D正确。
【考点定位】细胞的减数分裂
【结束】
18、果蝇中,正常翅(A)对短翅(a)为显性,此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红眼(B)对白眼(b)为显性,此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纯合红眼短翅的雌果蝇和一只纯合白眼正常翅雄果蝇杂交,你认为杂交结果正确的是( )
A.F1中雌雄不全是红眼正常翅
B.F1雄果蝇的红眼基因来自F1的父方
C.F2雄果蝇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相等
D.F2雌果蝇中正常翅个体与短翅个体的数目相等
【答案】C
【解析】F1代中雌雄都是红眼正常翅,A错误;由于红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因此F2代雄果蝇的红眼基因来自F1代的母方,B错误;F2代雄果蝇中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算是纯合子,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A:Aa:aa=1:2:1,因此F2代雄果蝇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相等,C正确;F2代雌果蝇中正常翅个体与短翅个体的比例是3:1,D错误。
【考点定位】伴性遗传;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名师点睛】解答该题,能从题目中分析出:纯合红眼短翅的雌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XB,纯合白眼正常翅雄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Y,二者杂交子一代的基因型为AaXBY和AaXBXb,全是正常翅红眼;子二代中雌果蝇中全是红眼,正常翅与残翅的比例是3:1,雄果蝇中既有红眼也有白眼,比例是1:1,且正常翅与残翅之比是3:1。
【结束】
19、下列有关突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联系
B.-个神经元只有一个突触
C.突触由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构成
D.兴奋在突触处由突触后膜传向突触前膜
【答案】A
【解析】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与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者细胞体形成突触,故A正确;一个神经元可以与多个神经元联系,形成多个突触,故B错误;突触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构成的,故C错误;神经递质只能从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使后一个神经元兴奋或者抑制,故D错误。
【考点定位】突触的结构
【名师点睛】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与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者细胞体形成突触;突触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构成的;传递过程:轴突→突触小体→突触小泡→递质→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下一神经元)。
【结束】
20、在足球比赛过程中,人体最可能发生的是( )
A.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B.贮存的肝糖原减少
C.体液pH升高 D.尿量增加
【答案】B
【解析】在足球比赛过程中,甲状腺激素分泌可能不变,血糖浓度降低,因此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补充能量,因此贮存的肝糖原减少,B正确;内环境中的PH维持稳定,C错误;足球比赛过程中,汗液增多,尿量减少,D错误。
【考点定位】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结束】
21、下列关于人体健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过敏反应是机体再次接触过敏原时发生的反应
B.糖尿病形成的原因是病人的胰岛A细胞受损
C.艾滋病和类风湿性关节炎都属于免疫系统疾病
D.发生恶性肿瘤与机体免疫功能的缺失密切相关
【答案】B
【解析】过敏反应时机体再次接触过敏原时发生的反应,A错误;糖尿病形成的原因是病人的胰岛B细胞受损,B错误;艾滋病属于免疫缺陷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自身免疫病,这两种疾病都属于免疫系统疾病,C正确;恶性肿瘤属于抗原,机体没有及时清除,说明免疫系统功能缺失,D正确。
【考点定位】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名师点睛】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1)过敏反应: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叫做过敏原。如花粉、油漆、鱼虾等海鲜、青霉素、磺胺类药物等(因人而异)。
(2)自身免疫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举例: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3)免疫缺陷病是指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疾病。一类是由于遗传而使机体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免疫缺陷病;一类是由于疾病和其他因素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病,如艾滋病。
【结束】
22、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及其应用对应正确的是( )
A.脱落酸——麦田除草
B.赤霉素——促进a-淀粉酶的产生
C.乙烯——促进果实的发育和成熟
D.细胞分裂素——获得无子番茄
【答案】B
【解析】麦田除草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A错误;赤霉素可以促进a-淀粉酶的产生,B正确;乙烯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而不是发育,C错误;使用生长素可以获得无子番茄,D错误。
【考点定位】植物激素的作用
【名师点睛】理清脉络掌握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1)赤霉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成熟。
(2)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分布在根尖)。
(3)脱落酸抑制细胞分裂,促进衰老脱落(分布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
(4)乙烯:促进果实成熟。
(5)生长素最明显的作用是促进植物生长,但对茎、芽、根生长的促进作用因浓度而异,即生长素具有双重性。
【结束】
23、右图为种群数量增长曲线,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K值提高
B.BC段种群增长率逐渐下降,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C.A到C变化过程中,其天敌捕食成功率将会变大
D.曲线Y表明种群数量的增长受环境阻力的制约
【答案】B
【解析】K值的大小取决于环境条件,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K值提高,A正确;BC段种群增长速率逐渐下降,但是种群数量还在增加,出生率大于死亡率,B错误;A到C变化过程中,种群密度变大,天敌捕食成功率将会增加,C正确;曲线Y为S型曲线,种群数量增长受到食物、空间、天敌等因素的限制,法实现最大增长率,D正确.
【考点定位】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
【名师点睛】最大增长率的具体应用
注意事项 灭鼠 捕鱼
K/2
(最大增长率) 不可盲目减数,以至
于获得K/2 最大限度利用,维持 K/2
K
(环境最大容纳量) 降低 K 值,改变环境,
使之不适合鼠生存 保护 K 值,保证鱼生存的环境条件,尽量
提升K值
性别比例 使某一性别不育 不能单一捕捉某一性别
年龄组成 尽量减少幼年个体 尽量保护幼体

【结束】
24、下列有关生态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调查农田中蚜虫、蚯蚓、田鼠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样方法
B.研究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可以采用构建概念模型的方法
C.采集土壤小动物的方法主要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D.制作的生态缸不用密闭,放置在室内通风、光线良好的地方
【答案】B
【解析】田鼠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是标志重捕法,A错误;研究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可以采用构建概念模型的方法,B正确;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是丰富度的统计方法,C错误;制作的生态缸应避免阳光直射,D错误。
【考点定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名师点睛】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个体调查种群密度时适宜用标志重捕法,而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等种群密度的调查方式常用的是样方法,统计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一般用取样器取样法。
【结束】
25、人工湿地是将污水、污泥有控制地投放到人工建造的湿地中,主要利用土壤、人工介质、微生物的作用对污水、污泥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
A.合理搭配植物以提高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
B.该湿地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C.湿地微生物的主要作用是作为分解者以加快物质循环
D.增大引入湿地的污水总量以提高能量传递的效率
【答案】D
【解析】建立人工湿地时,需要合理搭配植物,形成相对稳定的营养结构,以提高系统的生物多样性,A正确;该湿地生态系统对污水、污泥可以进行处理,有一定的调节能力,B正确;微生物主要是分解者,可以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加快物质循环,C正确;建立人工湿地只能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但是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D错误。
【考点定位】人工湿地的作用
【名师点睛】人工湿地输入的污水中含有有机物,有机物中含有能量。人工湿地是一个生态系统,流入该生态系统总能量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的限度。向水体中通入空气可以提高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分解效率,生物物种丰富度的增加属于群落演替中的次生演替,其群落生态位的变化趋势是多样性增加。人工生态系统建立的目的是设法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结束】
26、下图甲是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示意图,①~④代表物质运输方式。图乙表示某物质进出细胞的情况。据图回答问题:

(1)构成细胞膜基本支架的是 (填字母)。
(2)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首先需要识别对方,该任务主要与细胞膜上的 (填字母)相关。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a的厚度变小,说明细胞膜具有 的特点。
(3)水分子能以图中 的方式进出细胞,②④物质跨膜运输方式都需要 这一条件。
(4)图甲中①~④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与图乙曲线相符的是 。
【答案】(l)a
(2)c 流动性
(3)① (①②) 载体蛋白
(4) ④
【解析】(1) 构成细胞膜基本支架的是磷脂分子,图中a为磷脂分子。
(2)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首先需要识别对方,该任务主要与图丙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完成,c为糖蛋白,动物细胞吸水膨胀,a的细胞膜厚度变小,说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3)水分子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①物质运输不需要载体,不需要消耗能量,属于自由扩散,②③物质运输需要载体,不需要消耗能量,属于协助扩散;④物资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属于主动运输,②④物质跨膜运输方式都需要载体蛋白。
(4)图乙曲线为主动运输,故只有④跨膜运输方式与图乙曲线相符。
【考点定位】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
【名师点睛】理清脉络,掌握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
名 称 运输方向 载体 能量 实  例
自由扩散 高浓度→低浓度 不需 不需 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
协助扩散 高浓度→低浓度 需要 不需 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主动运输 低浓度→高浓度 需要 需要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Na+等

【结束】
27、稻田除草剂丁草胺的使用会影响葛仙米的产量和品质。为了研究丁草胺对葛仙米生理作用的影响,取状况相近的葛仙米,在适宜的条件下,分别在不同浓度的丁草胺培养液中培养24 h后,测定葛仙米的氧气释放速率和氧气消耗速率,实验结果如下。

(1)随着丁草胺浓度的增加,叶绿素a的含量 ,从而使光合速率下降。添加丁草胺会使葛仙米的细胞呼吸速率 ,释放的能量增加,从而促进对丁草胺的降解。
(2)研究表明,类胡萝卜素是与葛仙米共生的蓝藻逆境保护的必要成分。据表分析,丁草胺浓度范围为
mg.L-l时,葛仙米的类胡萝卜素的合成增加,以抵御丁草胺对蓝藻细胞的危害。
(3)在丁草胺浓度为50 mg.L-l时,葛仙米是否能生长? 。
(4)在稻田中,丁草胺的使用浓度通常为27.5 mg.L-l。据本实验分析,该浓度对保护日益稀缺的葛仙米资源是否有负面影响?并说明理由。 。
【答案】(1)下降 增加
(2)0~5
(3)能
(4)有 此时光合速率下降
【解析】(1)随着丁草胺浓度的增加,葛仙米的叶绿素a的含量下降.葛仙米是稻田中一种能固氮的蓝藻,添加丁草胺会使葛仙米的呼吸速率增加,释放的能量增加,从而促进对丁草胺的降解。
(2)随着丁草胺浓度的增加,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在丁草胺浓度为0~5 mg•L-1时合成增加,随后下降。
(3)据图分析,在丁草胺浓度为50mg•L-1时,呼吸速率大于光合速率,但此时其固氮能力增大,仍然能够生长。
(4)丁草胺的为27.5mg•L-1时,葛仙米的光合作用速度明显下降对保护日益稀缺的葛仙米资源有负面影响。
【考点定位】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
【结束】
28、某种植物的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基因A控制红色素合成(AA和Aa的效应相同);基因B为修饰基因,BB使红色素完全消失,Bb使红色素颜色淡化。现用两组纯合亲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述第 组杂交实验结果,可判断控制性状的两对基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2)在第1组、第2组两组杂交实验中,白花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 。
(3)让第1组F2的所有个体自交,后代中红花:粉红花:白花的比例为 。
(4)第2组亲本红花个体的基因型是 ,F2中粉红花个体的基因型是 ,F2中的开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 种。
【答案】(1)2
(2) AABB、aaBB(顺序不能颠倒)
(3)3:2:3
(4)AAbb AABb和AaBb 5
【解析】(1)亲代P1(aaBB、白色)和P2(AAbb、红色)进行杂交,F1基因型为AaBb,所以在形成配子过程中,等位基因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进行自由组合,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第1组中,纯合白花(AABB或aaBB或aabb)×纯合红花(AAbb)→粉红色花(A_Bb),F1自交后代出现1:2:1的分离比,说明F1的基因型为AABb,则白花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第2组中,纯合白花(AABB或aaBB或aabb)×纯合红花(AAbb)→粉红色花(A_Bb),F1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6:7,是9:3:3:1的变式,说明F1的基因型为AaBb,则白花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
(3)第1组的F1(AABb)自交所得F2为AABB(白花):AABb(粉红色):AAbb(红色)=1:2:1,其中1/4AABB和1/4AAbb能稳定遗传,1/2AABb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1/4AABB、1/2AABb、1/4AAbb),所以F2中表现型及比例红花:粉红色:白花=(1/4+1/2×1/4):(1/2×1/2):(1/4+1/2×1/4)=3:2:3。
(4)第2组的F1为AaBb,亲本白花为aaBB,则亲本红花为Aabb。第2组的F1为AaBb,自交所得F2红花为AAbb或Aabb,粉红花个体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AaBb,白花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aabb。F2中的开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5种。
【考点定位】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名师点睛】利用“合并同类项”巧解特殊分离比
(1)看后代可能的配子组合,若组合方式是16种,不管以什么样的比例呈现,都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2)写出正常的分离比9:3:3:1。
(3)对照题中所给信息进行归类,若后代分离比为 9:7,则为9:(3:3:1),即7是后三种合并的结果;若后代分离比为9:6:1,则为9:(3:3):1;若后代分离比为15:1 则为(9:3:3):1等.
【结束】
29、下图是以二倍体水稻(2N =24)为亲本的几种不同育种方法示意图,回答问题

(1)A-D表示的育种方法称为 。A—B育种途径中,常采用 方法来获取单倍体幼苗。
(2)如果要培育一个能够稳定遗传的隐性性状个体,则最简便的育种方法是 (用图中字母表示)。
(3)图中所示育种途径中,最不易获得所需品种的是 (填字母)。
(4)若亲本的基因型有以下四种类型:

①两亲本相互杂交,后代表现型为3:1的杂交组合是 。
②选乙、丁为亲本,经A、B、C途径可培育出 种纯合植物。
(5)科学家培育出了抗旱的水稻新品种,而海岛水稻没有抗旱类型,有人想培育出抗旱的海岛水稻新品种,但是用海岛水稻与抗旱的陆地水稻进行了多次杂交,始终得不到子代,原因可能是 。
【答案】(1)杂交育种 花药离体培养
(2)A—D
(3)E
(4)①甲、乙 ②4
(5)陆地水稻与海岛水稻存在生殖隔离
【解析】(1)A→D表示的育种方法称为杂交育种,A→B→C表示的育种方法为单倍体育种,其中,A→B为花药离体培养。
(2)由于优良性状都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因此隐性性状一旦出现就是纯合子,不发生性状分离,因此最简单的方法是通过杂交育种从F2中选取,育种方法为A—D。
(3)E方法是诱变育种,其原理是基因突变,而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所以E方法最不易获得所需品种。
(4)①要想使后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则所选的两亲本要具有一对相同的杂合基因,而另一对基因杂交后代的性状表现为一种,所以可以选择甲和乙。
②乙丁为亲本,F1代中有AaBb和Aabb。而AaBb可产生4种配子,所以经A、B、C单倍体育种途径可培育出4种纯合植物。
(5)陆地水稻和海岛水稻是两个物种,存在生殖隔离,故用海岛水稻与抗旱的陆地水稻进行了多次杂交,始终得不到子代。
【考点定位】生物变异的应用、
【名师点睛】几种育种方法:(1)杂交育种原理:基因重组(通过基因分离、自由组合或连锁交换,分离出优良性状或使各种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2)单倍体育种原理:染色体变异,方法与优点: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再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优点: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原因是纯合体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3)多倍体育种:原理:染色体变异,方法:最常用的是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秋水仙素能抑制有丝分裂时纺缍丝的形成,染色体不能移动,使得已经加倍的染色体无法平均分配,细胞也无法分裂,当秋水仙素的作用解除后,细胞又恢复正常的生长,然后再复制分裂,就能得到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细胞。如八倍体小黑麦的获得和无籽西瓜的培育成功都是多倍体育种取得的成就。(4)基因工程育种原理:DNA重组技术(属于基因重组范畴)方法:按照人们的意愿,把一种生物的个别基因复制出来,加以修饰改造,放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操作步骤包括:提取目的基因、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表达等.举例:能分泌人类胰岛素的大肠杆菌菌株的获得,抗虫棉,转基因动物等,该育种方法能够打破物种界限。
【结束】
30、金桔果实金黄、清香,富含维生素C、金桔甙等成分,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桔皮色素对大肠杆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若用金桔自然发酵产生果酒,利用的微生物主要是 ,发酵过程中温度需要保持在 ℃范围内。
(2)将制作的果酒放置一段时间后,有时会出现酸味,其原因是 。
(3)金桔皮易焦糊,宜采用 法提取桔皮精油,该过程中得到的糊状液体可通过除去其中的固体杂质。
【答案】(1)酵母菌18~25
(2)容器密闭不严,醋酸菌进行有氧呼吸,将果酒转变成醋酸(果酸)
(3)压榨过滤
【解析】(1)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果酒制作的原理是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酵母菌最适宜生长繁殖的温度范围是18~25℃。
(2)刚制作的果酒放置一段时间后,有时会出现酸味,其原因是容器密闭不严,醋酸菌进行有氧呼吸,将果酒转变成果醋。
(3)金桔皮易焦糊,宜采用压榨法提取柚皮精油,该过程得到的糊状液体可通过过滤除去其中的固体杂质。
【考点定位】酒酵母制酒及乙酸菌由酒制醋、从生物材料中提取某些特定成分
【结束】
31、下图是利用高等哺乳动物的生殖细胞进行的体外受精技术培育试管动物的大致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体外受精前,要对精子进行 处理,从而使精子具有与卵细胞受精的能力。
(2)体外培养受精卵时,给予一定量的O2和CO2。受精卵进行细胞呼吸产生CO2的场所是 ,消耗的O2是用于 的产生。
(3)从重组细胞到早期胚胎过程中所利用的胚胎工程技术是 ,胚胎移植前通过 技术可获得较多胚胎。
【答案】(1)获能
(2)细胞质基质 H20(水)
(3)早期胚胎培养 胚胎分割
【解析】(1)获能的精子才能穿越放射冠和透明带,才能进入卵黄膜完成受精作用。
(2)动物细胞培养时,需要一定的气体环境,即95%的空气和5%的CO2,其中O2以维持细胞有氧呼吸,用于第三阶段,产生水,细胞呼吸产生CO2,发生在第二阶段,场所为细胞质基质。
(3)从重组细胞到早期胚胎需要采用早期胚胎培养技术;胚胎移植前通过胚胎分割技术可获得较多胚胎。
【考点定位】胚胎移植;动物胚胎发育的过程
【结束】

完整版免注册下载地址:
http://pan.baidu.com/s/1qYrHSQg


相关评论
鄂公网安备 420881020000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