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查询试卷\课件\优质课请在此输入关键字:
网站首页 >> 生物题库 >> 高三试题 >> 文章内容

山东省烟台市栖霞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解析版

[日期:2016-11-29]   来源:网络  作者:网络   阅读:78[字体: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烟台市栖霞市高三(上)期中生物试卷

完整版免注册下载地址:https://pan.baidu.com/s/1eRVSh70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3个小题5每小题2分,共计4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有关黑藻与蓝藻共同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中都有DNA和RNA B.都能进行有丝分裂
C.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翻译都在核糖体进行
2.下列关于糖类和脂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肝糖原和磷脂共有的元素是C、H、O
B.某些糖类和脂质能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C.相同质量的脂肪和多糖彻底氧化分解,脂肪放能多
D.脂质和糖类的最终水解产物都是CO2和H2O
3.下列关于细胞组成成分、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生物体内的蛋白质、酶和激素中都不含核糖
B.细胞中核糖体的形成可能与核仁无关
C.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可以定向地运动到代谢比较旺盛的部位
D.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4.下列关于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紫色洋葱叶的内表皮细胞不能发生质壁分离
B.需要把装片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固定后再观察
C.该实验说明细胞膜与细胞壁在物质透过性上存在显著差异
D.发生质壁分离后处于复原过程的细胞吸水能力逐渐增强
5.下列判断细胞死活的方法中,表述错误的是(  )
①将植物细胞置于较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的是活细胞
②在高倍镜下观察,若发现线粒体被健那绿染成蓝绿色,则表明细胞是活的
③将某细菌与水绵一起制成临时装片,用极细的光朿照射水绵,若发现细菌没冇趋向水绵光照部位,则说明细菌为死细胞
④洋葱根尖经解离后,若发现细胞被龙胆紫溶液染上了色,则丧明根尖细胞在解离前已死亡.
A.①④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6.以下关于酶和AT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少数酶的元素组成与ATP相同
B.ATP的合成和水解均离不开酶的催化
C.高温、强酸、强碱都会导致蛋白酶的肽键断裂使其失活
D.在有氧、无氧条件下,人的成熟红细胞中ATP的产生速率大致相等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肌细胞含线粒体较多;
②胃腺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合成它的麵是内质网上的核糖体
③肝细胞不能合成胃蛋白酶,说明其DNA分子中不含控制胃蛋白酶合成的基因
④汗腺细胞和唾液腺细胞都有较多的核糖体和高尔基体;
⑤甲状腺细胞能分泌甲状腺激素但不能合成酶;
⑥乳汁中的免疫球蛋白在婴儿小肠被吸收通过主动转运,消耗能量.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② D.③⑤⑥
8.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检测试管内梨汁中是否含有还原糖,可加入适量斐林试剂,摇匀后观察颜色变化
B.重铬酸钾溶液可检测酒精的存在,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反应呈灰绿色
C.在脂肪鉴定实验中,用滴管在花生子叶薄片上滴加苏丹III染液,发现满视野都呈现橘黄色,于是滴1﹣2滴50%盐酸洗去浮色
D.在观察细胞的DNA和RNA分布时,盐酸的作用是对细胞进行解离
9.植物气孔由两个保卫细胞组成,如图为植物气孔开张度的一种调节机制.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

A.CO2的固定需要酶的催化
B.当SO2浓度过高时,叶肉细胞内C3的含量降低
C.脱落酸一定程度上可帮助植物免受SO2的伤害
D.当CO2浓度过高时,可能会促进光合作用
10.用同位素标记法追踪元素及物质的去向是生物学的重要手段之一.下列相关结果正确的是(  )
A.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的营养液培养洋葱根尖,可以在细胞核、线粒体和核糖体等处检测到较强的放射性
B.鲁宾和卡门用18O分别标记H2O和CO2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于水
C.小白鼠吸入18O2后呼出的二氧化碳不会含有18O,但尿液中会含有H218O
D.要得到含32P的噬菌体,必须用含32P的完全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11.对某植物测得如下数据:若该植物处于白天均温25℃,晚上均温15℃,光照(日均8klx)12小时环境下,则该植物一昼夜中积累的葡萄糖为(  )
25℃ 15℃
8klx光照10oh 黑暗下5h 8klx光照10oh 黑暗下5h
吸收CO2880mg 释放CO2220mg 吸收CO2440mg 释放CO2110mg
A.132mg B.180mg C.360mg D.540mg
12.下列关于细胞分化、衰老和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具有分裂能力,故细胞核中的DNA不存在解旋的现象
B.细胞凋亡过程中有新蛋白质的合成,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C.皮肤上的老年斑是细胞凋亡的产物
D.细胞生_长过程中体积增大,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速率增强
13.如图表示生物体的细胞内某些代谢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⑥⑦⑧过程可发生在动物细胞中,①过程可发生在原核细胞中
B.发生①过程的细胞不一定是真核细胞,但一定要含有光合色素
C.通常情况下,②过程发生在植物细胞中,⑥过程发生在人体的肝脏细胞和肌肉细胞中
D.①③⑦过程都需要水的参与
14.一个用15N标记的DNA分子含100个碱基对,其中腺嘌呤40个,在不含15N的培养液中经过n次复制后,不含15N的DNA分子总数与含15N的DNA分子总数之比为7:1,复制过程共需游离的胞嘧啶为m个,则n、m分别是(  )
A.3、900 B.3、420 C.4、420 D.4、900
15.种植基因型为AA和Aa的豌豆,两者数量之比是1:3.自然状态下(假设结实率相同),其子代中基因型为AA、Aa、aa的数量之比为(  )
A.7:6:3 B.5:2:1 C.3:2:1 D.1:2:1
16.生物膜的特化与其完成特定的功能是相适应的,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肿瘤细胞膜特化形成许多微绒毛,有利于吸收葡萄糖等营养物质
B.次级卵母细胞膜特化形成微绒毛,有利于完成受精作用
C.核膜特化形成核孔,有利于核质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D.叶绿体内部膜特化形成基粒,直接提高了固定二氧化碳的效率
17.同一物种的两类细胞各产生一种分泌蛋包白,组成这两种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含量相同,但排列顺序不同.其根本原因是参与这两种蛋白质合成的(  )
A.tRNA种类不同 B.mRNA碱基序列不同
C.核糖体成分不同 D.细胞核中所含的DNA不同
18.玉米的基因型与性别对应关系如下表,已知B、b和T、t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若BbTt的玉米植株做亲本,自交得F1代,让F1中的雌雄同株异花植株相互交配,则F2代中雌、雄株的比例是(  )
基因型 B和T同时存在
(BT) T存在,B不存在(bbT) T不存在(Btt或bbtt)
性别 雌雄同株异花 雄株 雌株
A.9:7 B.3:1 C.9:8 D.13:3
19.某科研小组用一对表现型都为圆眼长翅的雌、雄果蝇进行杂交,子代中圆眼长翅:圆眼残翅:棒眼长翅:棒眼残翅的比例,雄性为3:1:3:1,雌性为5:2:0:0,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圆眼、长翅为显性性状
B.决定眼形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C.子代圆眼残翅雌果蝇中杂合子占
D.雌性子代中可能存在与性别有关的致死现象
20.如图表示某家系中有甲(相关基因为A,a)、乙(相关基因为B,b)两种单基因遗传,其中一种是伴性遗传病.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乙病是伴X隐性遗传
B.Ⅱ3的基因型一定是AaXbY
C.若Ⅲ3与Ⅲ7结婚,生一患病孩子的几率是
D.Ⅲ6的致病基因来自于Ⅰ2
21.某人发现了一种新的高等植物,对其10对相对性状如株高、种子形状等遗传规律很感兴趣,通过大量杂交实验发现,这些性状都是独立遗传的.下列解释结论不合理的是(  )
A.该种植物的细胞中至少含有10条非同源染色体
B.没有两个控制上述性状的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C.在某一染色体上含有两个以上控制这些性状的非等位基因
D.对每一对性状单独分析,都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22.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并证实了其化学本质
B.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有说服力
C.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D.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23.科学家研究认为,肿瘤细胞能释放一种叫“微泡”的泡状结构,这些“微泡”在离开肿瘤组织时携带一种特殊的癌症蛋白.当“微泡”与血管上皮细胞融合时,它所携带的癌症蛋白就会触发促进新血管异常形成的机制,使这些新生血管向着肿瘤方向生长.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中不合理的是(  )
A.“微泡”和血管上皮细胞能够融合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B.“癌症蛋白”的形成需要由内质网以及高尔基体进行加工
C.“癌症蛋白”的作用影响了血管上皮细胞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新生血管向着肿瘤方向生长后上皮细胞的细胞周期会延长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个小题,共54分.
24.为了便于明确细胞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机能与结构和形态间的相互关系,科学家们提出了“细胞模型”的构想.某科研专家构建了一个能自己移动和改变形态的“类细胞”模型,由膜外壳和填入物构成.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模塑类似于  (填两种细胞器)产生的囊泡,其边界(膜外壳)由一种脂质成分构成,该成分是  分子.
(2)该模型中填人了细胞骨架和驱动蛋白,作为运动的结构基础,另外还需要填入  作为直接能源.将该结构置于一定浓度的K+溶液中一段时间,检测发现K +不能进入其中.若你是科学家,将如何改造这个结构,使其能够吸收  .这样改造的依据是  .
(3)科学家想利用该结构运输抗癌药物到达患者体内,且仅与癌细胞密切接触并释放药物,而不伤害正常细胞,这利用了细胞膜的  功能.请从细胞膜的功能角度分析,应该如何改造这个结构?  .
25.图1表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质)形态的变化,图2是该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图象.请据图分析并回答:

(1)若图1表示的变化发生在植物根尖细胞中,请用箭头和字母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DNA分子结构稳定性较低的阶段是  (用图中字母和箭头表示);最适宜观察染色体的时期是中期,原因是  .
(2)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过程,c→a过程中细胞中会发生  ,从而导致基因重组.
(3)若此生物体基因型为AaBb,已知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图2所示的图象对应图1中  (填字母)时期;若染色体上基因分布如图2所示,则②染色体DNA发生了  ;若此变化发生在某个精原细胞分裂形成精细胞过程中,则最终可形成  种类型的精细胞.
(4)研究发现连续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中染色体(质)发生图1所示周期性变化的同时,细胞内会伴随着某些蛋白质的周期性合成和降解,如SPF蛋白在b→c过程中含量升高,MPF蛋白在c→d过程中含量升高.请推测这些蛋白质很可能与  有关.
26.生物兴趣小组成员分别以新鲜的活性酵母菌和新鲜的马铃薯为实验材,利用甲、乙两密闭装置进行了一系列实验(不考虑温度、气压等因素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甲、乙两密闭装置中充满空气,以酵母菌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
①实验初期的一段时间内,两装置的细胞中能产生ATP的场所有  ,实验人员观察到甲、乙两装置中液滴的移动状况分别是  .实际上,甲装置中测量的是哪种气体的何种变化?  .
②几小时后实验结束,实验人员测得甲装置气体变化量为12mL,乙装置中气体变化量为8mL,则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的比值为  .
(2)若甲、乙两密闭装置中充满氮气,以马铃薯块茎为实验材料(假设呼吸底锪仅有葡萄糖一种)进行上述实验时发现,甲、乙两装置中的液滴均不动,原因是  .
27.多年生草本植物紫花苜蓿的豆荚和种子早期呈绿色,研究者经测定发现它们含有叶绿素a,且含量随着种子的成熟逐渐下降.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测定叶绿素a含量前要先制备色素提取液.方法是:将待测器官剪碎,放入研钵中,加人少许  ,再加入  进行充分研磨,  后可获得色素提取液.
(2)紫花苜蓿早期豆荚和种子含有叶绿素a,推测豆荚和种子能进行光合作用的  ,研究者还在早期豆荚和种子中检翻了固定CO2的酶,其活性较高,推测豆荚和种子还能进行光合作用的  ,前一阶段为后一阶段提供了  .紫花苜蓿的豆荚和种子早期能进行光合作用,有助于种子中  的积累.
(3)研究得到紫花苜蓿种子生长期和成熟期豆荚和叶片光合产物分配到中支的相对比例(CR),如图所示.据图可知,在种子生长期,将自身制造的有机物更多地分配到种子的器官是  .在种子成熟期,豆荚对种子的CR下降,其原因之一是种子对光合产物的需求减少,导致豆荚光合产物的  量降低.由于紫花苜猜越冬返青时需要营养,因而  (器官)也是光合产物分配的重要碳库.

28.已知玉米子粒黄色(A)对白色(a)为显性,非糯(B)对糯(b)为显性,这两对性状自由组合.请选用适宜的纯合亲本进行一个杂交实验来验证:
①子粒的黄色与白色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
②子粒的非糯和糯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
③以上两对性状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要求:写出遗传图解,并加以说明.
 
 

2016-2017学年山东省烟台市栖霞市高三(上)期中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3个小题5每小题2分,共计4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有关黑藻与蓝藻共同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中都有DNA和RNA B.都能进行有丝分裂
C.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翻译都在核糖体进行
【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分析】黑藻是真核生物,蓝藻是原核生物,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生物只能进行二分裂生殖;原核生物没有复杂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蓝藻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能进行光合作用.
【解答】解:A、黑藻是真核生物,蓝藻是原核生物,细胞中都有DNA和RNA,A正确;
B、蓝藻是原核生物,只能进行二分裂增殖,B错误;
C、黑藻与蓝藻的细胞内都含有光和色素和与光合作用相关的酶,都能进行光合作用,C正确;
D、黑藻与蓝藻的细胞内都含有核糖体,可以进行蛋白质合成的翻译过程,D正确.
故选:B.
 
2.下列关于糖类和脂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肝糖原和磷脂共有的元素是C、H、O
B.某些糖类和脂质能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C.相同质量的脂肪和多糖彻底氧化分解,脂肪放能多
D.脂质和糖类的最终水解产物都是CO2和H2O
【考点】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
【分析】1、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组成元素是C、H、O,又叫“碳水化合物”,糖类物质彻底氧化分解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2、脂质分为脂肪、磷脂和固醇,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磷脂的组成元素是C、H、O、N、P,脂肪的组成元素是C、H、O,与糖类相比,脂肪中的H含量多,氧化分解消耗的氧气的多,释放的能量多.
【解答】解:A、肝糖原属于多糖,与磷脂的共有元素是C、H、O,A正确;
B、细胞膜外侧多糖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的糖蛋白具有识别作用,脂质中的性激素属于信息分子,B正确;
C、由于与糖类相比,同质量的脂肪含有H多,因此彻底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多,C正确;
D、二氧化碳和水是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的产物,不是水解产物,D错误.
故选:D.
 
3.下列关于细胞组成成分、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生物体内的蛋白质、酶和激素中都不含核糖
B.细胞中核糖体的形成可能与核仁无关
C.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可以定向地运动到代谢比较旺盛的部位
D.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分析】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
2、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蛋白质的形成有关.
3、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解答】解:A、酶是蛋白质或RNA,其中RNA中含有核糖,A错误;
B、原核细胞不含核仁,但原核细胞含有核糖体,因此细胞中核糖体的形成不一定与核仁有关,B正确;
C、线粒体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因此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可以定向地运动到代谢比较旺盛的部位,C正确;
D、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为真核细胞,无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D正确.
故选:A.
 
4.下列关于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紫色洋葱叶的内表皮细胞不能发生质壁分离
B.需要把装片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固定后再观察
C.该实验说明细胞膜与细胞壁在物质透过性上存在显著差异
D.发生质壁分离后处于复原过程的细胞吸水能力逐渐增强
【考点】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分析】做任何实验观察都要选择适合容易观察的材料,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不含色素,做起来不易观察,通常做质壁分离用紫色洋葱的外表皮.原因是它的外表皮有色素,发生质壁分离时容易观察.质壁分离是指细胞壁和原生质层分离的现象,能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具有大液泡的植物细胞.
【解答】解:A、内表皮不含色素,做起来不易观察,但可以发生质壁分离,A错误;
B、实验过程中细胞必需是活细胞,不能加热固定,B错误;
C、细胞壁具有全透性,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C正确;
D、发生质壁分离后处于复原过程的细胞吸水能力逐渐减弱,D错误.
故选:C.
 
5.下列判断细胞死活的方法中,表述错误的是(  )
①将植物细胞置于较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的是活细胞
②在高倍镜下观察,若发现线粒体被健那绿染成蓝绿色,则表明细胞是活的
③将某细菌与水绵一起制成临时装片,用极细的光朿照射水绵,若发现细菌没冇趋向水绵光照部位,则说明细菌为死细胞
④洋葱根尖经解离后,若发现细胞被龙胆紫溶液染上了色,则丧明根尖细胞在解离前已死亡.
A.①④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考点】细胞膜的功能.
【分析】阅读题干可知本题涉及的知识点是判断细胞死活的方法,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知识,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
【解答】解:①发生质壁的内因是原生质层伸缩性大于细胞壁,所以将植物细胞置于较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的是活细胞,正确;
②活细胞中的线粒体被健那绿染成蓝绿色,在高倍镜下观察,若发现线粒体被健那绿染成蓝绿色,则表明细胞是活的,正确;
③水绵照光部位进行光合作用释放O2,好氧细菌没有趋向水绵照光部位.因此将某细菌与水绵一起制成临时装片,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若发现细菌没有趋向水绵照光部位,则说明细菌细胞为死细胞,或为厌氧性细菌,错误;
④洋葱根尖是否死亡与能否被龙胆紫染上色无关,根尖细胞是在解离过程中死亡的,错误.
所以错误的有③④.
故选:C.
 
6.以下关于酶和AT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少数酶的元素组成与ATP相同
B.ATP的合成和水解均离不开酶的催化
C.高温、强酸、强碱都会导致蛋白酶的肽键断裂使其失活
D.在有氧、无氧条件下,人的成熟红细胞中ATP的产生速率大致相等
【考点】酶的特性;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
【分析】酶的本质是有机物,大多数酶是蛋白质,还有少量的RNA,高温、强酸、强碱会使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而使酶失去活性;ATP与RNA的组成元素相同,都含有C、H、O、N、P;ATP是来源主要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光合作用产生的ATP的能量来源于光能,活性作用产生的ATP的能量来源于化学能,ATP水解释放的能量为细胞的生命活动利用,可以转化成光能、电能和化学能;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无线粒体,ATP来源于无氧呼吸.
【解答】解:A、少数酶的元素组成与ATP相同,都是由C、H、O、N、P组成,A正确;
B、ATP的合成和水解均离不开酶的催化,B正确;
C、高温、强酸、强碱都会导致蛋白酶的空间结构破坏使其失活,但肽键不断裂,C错误;
D、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无线粒体,ATP来自无氧呼吸,与氧气浓度没有关系,D正确.
故选:C.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肌细胞含线粒体较多;
②胃腺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合成它的麵是内质网上的核糖体
③肝细胞不能合成胃蛋白酶,说明其DNA分子中不含控制胃蛋白酶合成的基因
④汗腺细胞和唾液腺细胞都有较多的核糖体和高尔基体;
⑤甲状腺细胞能分泌甲状腺激素但不能合成酶;
⑥乳汁中的免疫球蛋白在婴儿小肠被吸收通过主动转运,消耗能量.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② D.③⑤⑥
【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分析】1、肝细胞不能合成胃蛋白酶,说明控制胃蛋白酶合成的基因没有表达,但不能说明没有胃蛋白酶基因.
2、汗腺分泌无主要是汗液,成分为水和无机盐;唾液腺分泌物中含唾液淀粉酶,因此唾液腺细胞中有较多的核糖体和高尔基体,但汗腺细胞中不多.
3、大分子的运输方式:胞吞和胞吐.
4、一般真核多细胞生物的体细胞都含有全套的遗传基因,基因的表达具有选择性;酶是细胞新陈代谢的必要物质,活细胞都能产生酶.利用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答题.
【解答】解:①线粒体常常集中在代谢旺盛的部位.消耗能量较多的细胞内线粒体数目多,如肌细胞含线粒体较多,①正确;
②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是细胞不可缺少的基本结构,胃腺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合成它的场所是内质网上的核糖体,②正确;
③同一个体的不同体细胞都直接或者间接来自受精卵的有丝分裂,核DNA完全相同,肝细胞不能合成胃蛋白酶,说不是因为DNA分子中不含控制胃蛋白酶合成的基因,而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③错误;
④汗腺细胞分泌汗液,汗液的成分主要是水和无机盐,所以细胞中高尔基体和核糖体并不是较多,唾液腺细胞分泌唾液,唾液中有唾液淀粉酶,故唾液腺细胞中有较多的核糖体和高尔基体,④错误;
⑤甲状腺细胞能分泌甲状腺激素,也能合成酶,如ATP合成酶等,⑤错误;
⑥乳汁中的免疫蛋白被婴儿小肠被吸收通过胞吞,消耗能量,⑥错误.
故选:C.
 
8.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检测试管内梨汁中是否含有还原糖,可加入适量斐林试剂,摇匀后观察颜色变化
B.重铬酸钾溶液可检测酒精的存在,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反应呈灰绿色
C.在脂肪鉴定实验中,用滴管在花生子叶薄片上滴加苏丹III染液,发现满视野都呈现橘黄色,于是滴1﹣2滴50%盐酸洗去浮色
D.在观察细胞的DNA和RNA分布时,盐酸的作用是对细胞进行解离
【考点】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检测还原糖的实验;检测脂肪的实验.
【分析】1、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1)用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保持细胞原有的形态;(2)用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将染色体上的DNA和蛋白质分离,便于染色剂与DNA结合;(3)用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对DNA和RNA进行染色.
2、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中,
(1)检测CO2的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2)检测酒精的产生: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反应,变成灰绿色.
3、斐林试剂是由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乙液(质量浓度为0.05 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还原糖,使用时要将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需水浴加热.
【解答】解:A、检测试管内梨汁中是否含有还原糖,可加入适量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后观察颜色变化,A错误;
B、重铬酸钾溶液可检测酒精的存在,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反应呈灰绿色,B正确;
C、在脂肪鉴定实验中,用50%酒精洗去浮色,C错误;
D、在观察细胞的DNA和RNA分布时,盐酸的作用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将染色体上的DNA和蛋白质分离,便于染色剂与DNA结合,D错误.
故选:B.
 
9.植物气孔由两个保卫细胞组成,如图为植物气孔开张度的一种调节机制.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

A.CO2的固定需要酶的催化
B.当SO2浓度过高时,叶肉细胞内C3的含量降低
C.脱落酸一定程度上可帮助植物免受SO2的伤害
D.当CO2浓度过高时,可能会促进光合作用
【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
【分析】分析题图:当SO2浓度过高时,会抑制CO2固定酶的活性,使植物体内C3化合物的含量下降,使光合速率降低.脱落酸可调节气孔的开关,因此其可在一定程度上可帮助植物免受SO2的破坏.CO2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
【解答】解:A、CO2的固定需要酶的催化,A正确;
B、由图可知,当SO2浓度过高时,会抑制CO2固定酶的活性,使植物体内C3化合物的含量下降,B正确;
C、脱落酸可调节气孔的开关,因此其可在一定程度上可帮助植物免受SO2的破坏,C正确;
D、根据图形,当CO2浓度过高时,导致保卫细胞中CO2浓度升高,脱落酸作用下进而引起气孔关闭,可能会抑制光合作用,D错误.
故选:D.
 
10.用同位素标记法追踪元素及物质的去向是生物学的重要手段之一.下列相关结果正确的是(  )
A.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的营养液培养洋葱根尖,可以在细胞核、线粒体和核糖体等处检测到较强的放射性
B.鲁宾和卡门用18O分别标记H2O和CO2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于水
C.小白鼠吸入18O2后呼出的二氧化碳不会含有18O,但尿液中会含有H218O
D.要得到含32P的噬菌体,必须用含32P的完全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考点】光合作用的发现史;核酸的种类及主要存在的部位;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分析】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在生物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1)用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分别侵染细菌,最终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2)用3H标记氨基酸,探明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
(3)15N标记DNA分子,证明了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4)卡尔文用14C标记CO2,研究出碳原子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即CO2→C3→有机物;
(5)鲁宾和卡门用18O标记水,证明光合作用所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于水.
【解答】解:A、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是合成DNA的原料,洋葱根尖细胞中的细胞核和线粒体含有DNA,因此在细胞核和线粒体处检测到较强的放射性,核糖体是由蛋白质和RNA组成的,因此在核糖体处则检测不到放射性,A错误;
B、鲁宾和卡门用18O分别标记H2O和CO2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于水,B正确;
C、小白鼠吸入的氧气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生成H218O,H218O又可以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生成二氧化碳,所以呼出的二氧化碳会含有18O,同时H218O还可以经肾脏随尿排出,C错误;
D、噬菌体是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繁殖,不能直接用培养基培养,所以要得到含32P的噬菌体,必须先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D错误.
故选:B.
 
11.对某植物测得如下数据:若该植物处于白天均温25℃,晚上均温15℃,光照(日均8klx)12小时环境下,则该植物一昼夜中积累的葡萄糖为(  )
25℃ 15℃
8klx光照10oh 黑暗下5h 8klx光照10oh 黑暗下5h
吸收CO2880mg 释放CO2220mg 吸收CO2440mg 释放CO2110mg
A.132mg B.180mg C.360mg D.540mg
【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分析】细胞呼吸的速率=黑暗下二氧化碳释放量;光照下释放二氧化碳量=净光合作用率;积累的葡萄糖=净光合作用速率=真正光合作用率﹣呼吸作用速率;有氧呼吸吸收氧气量=释放二氧化碳量.
【解答】解:植物一昼夜中积累的葡萄糖=白天真正光合作用制造的葡萄糖总量﹣(白天呼吸作用消耗的葡萄糖总量+夜间呼吸作用消耗的葡萄糖总量)=白天净光合作用制造的葡萄糖总量﹣夜间呼吸作用消耗的葡萄糖总量.
根据表格的信息可知,一昼夜植物消耗的二氧化碳的总量= ×12 =66×12mg.
根据光合作用化学方程式,可推知:C6H12O6~6CO2,可得知该植物一昼夜中积累的葡萄糖为 =540mg.
故选:D.
 
12.下列关于细胞分化、衰老和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具有分裂能力,故细胞核中的DNA不存在解旋的现象
B.细胞凋亡过程中有新蛋白质的合成,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C.皮肤上的老年斑是细胞凋亡的产物
D.细胞生_长过程中体积增大,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速率增强
【考点】细胞的分化;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细胞凋亡的含义.
【分析】1、衰老细胞的特征:①细胞内水分减少,体积变小,新陈代谢速度减慢;②细胞内酶的活性降低;③细胞内的色素会积累;④细胞内呼吸速度减慢,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颜色加深.线粒体数量减少,体积增大;⑤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2、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细胞分化的过程中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但mRNA 的种类和数量会改变.
3、细胞体积越小,其相对表面积越大,越有利于其和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解答】解:A、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具有分裂能力,但是基因在转录时DNA会发生解旋,A错误;
B、细胞凋亡过程中有新蛋白质的合成,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B正确;
C、皮肤上的老年斑是细胞衰老的产物,C错误;
D、细胞生长过程中体积增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速率减弱,D错误.
故选:B.
 
13.如图表示生物体的细胞内某些代谢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⑥⑦⑧过程可发生在动物细胞中,①过程可发生在原核细胞中
B.发生①过程的细胞不一定是真核细胞,但一定要含有光合色素
C.通常情况下,②过程发生在植物细胞中,⑥过程发生在人体的肝脏细胞和肌肉细胞中
D.①③⑦过程都需要水的参与
【考点】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生物体的细胞内某些代谢过程,其中①表示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②表示葡萄糖合成淀粉,③表示淀粉水解成葡萄糖,④⑤表示呼吸作用,⑥表示葡萄糖合成糖原,⑦表示糖原分解成葡萄糖,⑧表示丙酮酸转化为脂肪和某些氨基酸等非糖物质.
【解答】解:A、⑥⑦糖原的合成和分解过程仅发生在动物细胞,⑧丙酮酸转化成非糖物质过程可发生在动、植物细胞内;化能合成型原核生物能进行①过程,如硝化细菌,A正确;
B、①表示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如硝化细菌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但其不含光合色素,B错误;
C、②表示葡萄糖合成淀粉,发生在植物细胞中,⑥表示葡萄糖合成糖原,发生在人体的肝脏细胞和肌肉细胞中,C正确;
D、①表示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既有水参与也有水生成;③表示淀粉水解成葡萄糖,消耗水;⑦表示糖原分解成葡萄糖,消耗水,D正确.
故选:B.
 
14.一个用15N标记的DNA分子含100个碱基对,其中腺嘌呤40个,在不含15N的培养液中经过n次复制后,不含15N的DNA分子总数与含15N的DNA分子总数之比为7:1,复制过程共需游离的胞嘧啶为m个,则n、m分别是(  )
A.3、900 B.3、420 C.4、420 D.4、900
【考点】DNA分子的复制;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在子代中含15N的DNA分子只有2个,不含的是总数减去2,故总数应为16,子代数应是2n,故n为4.
【解答】解:标记过的DNA分子不管复制多少次,其子代DNA分子中必然有两个DNA分子携带有标记.根据不含15N的DNA分子总数与含15N的DNA分子总数之比为7:1,可知共得到DNA分子16个,DNA分子需要复制4次;根据题中腺嘌呤40个,可知A=T=40,G=C=60个,16个DNA分子共需要60×16个碱基C,除去开始时作为模板的DNA分子,还需要C960﹣60=900个.
故选:D.
 
15.种植基因型为AA和Aa的豌豆,两者数量之比是1:3.自然状态下(假设结实率相同),其子代中基因型为AA、Aa、aa的数量之比为(  )
A.7:6:3 B.5:2:1 C.3:2:1 D.1:2:1
【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豌豆与其它植物不同,自然状态下均进行自交,因为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植物.
【解答】解:由于两者数量比例为1:3,则AA占 ,AA自交后代仍然为AA,因此AA自交后代占所有后代的 AA;Aa占 ,Aa自交后代基因型有三种: AA、 Aa、 aa,则整个后代中比例分别为 AA、 Aa、 aa,因此其子代中基因型为AA、Aa、aa的数量比为:7:6:3.
故选:A.
 
16.生物膜的特化与其完成特定的功能是相适应的,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肿瘤细胞膜特化形成许多微绒毛,有利于吸收葡萄糖等营养物质
B.次级卵母细胞膜特化形成微绒毛,有利于完成受精作用
C.核膜特化形成核孔,有利于核质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D.叶绿体内部膜特化形成基粒,直接提高了固定二氧化碳的效率
【考点】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分析】生物膜系统由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组成,生物膜的组成成分主要是蛋白质和磷脂,生物膜的功能复杂程度与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生物膜的结构是与功能相适应的.
【解答】解:A、肿瘤细胞增殖能力很强,与此特点相适应,细胞膜特化形成许多微绒毛,扩大了细胞膜面积,有利于吸收葡萄糖等营养物质,A正确;
B、刺激卵母细胞膜特化形成微绒毛,扩大细胞膜面积,有利于受精作用的完成,B正确;
C、核孔是蛋白质、RNA等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因此核膜特化形成核孔,有利于核质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C正确;
D、叶绿体基粒是光反应的场所,叶绿体内部的膜特化形成基粒,提直接提高了光反应的效率,D错误.
故选:D.
 
17.同一物种的两类细胞各产生一种分泌蛋包白,组成这两种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含量相同,但排列顺序不同.其根本原因是参与这两种蛋白质合成的(  )
A.tRNA种类不同 B.mRNA碱基序列不同
C.核糖体成分不同 D.细胞核中所含的DNA不同
【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分析】蛋白质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重要的过程,其中翻译过程需要模板(mRNA)、原料(氨基酸)、酶、能量和tRNA(识别密码子,并转运相应的氨基酸到核糖体上进行翻译过程),场所是核糖体.组成这两种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排列顺序不同的根本原因是DNA中碱基序列不同,直接原因是mRNA中碱基序列不同.
【解答】解:A、在细胞中,tRNA中的核苷酸序列由DNA决定的,但不携带DNA遗传信息,而是承担着识别并转运特定种类的氨基酸,因此,在同一物种的不同细胞中,tRNA种类应该是相同的,都是61种,A错误;
B、蛋白质是以mRNA为模板直接翻译形成的,所以组成这两种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排列顺序不同的直接原因是mRNA碱基序列不同,B错误;
C、参与这两种蛋白质合成的核糖体的成分相同,都是由蛋白质和rRNA组成,C错误;
D、蛋白质合成是由DNA控制的,因此根本原因是细胞核中所含的DNA不同,D正确.
故选:D.
 
18.玉米的基因型与性别对应关系如下表,已知B、b和T、t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若BbTt的玉米植株做亲本,自交得F1代,让F1中的雌雄同株异花植株相互交配,则F2代中雌、雄株的比例是(  )
基因型 B和T同时存在
(BT) T存在,B不存在(bbT) T不存在(Btt或bbtt)
性别 雌雄同株异花 雄株 雌株
A.9:7 B.3:1 C.9:8 D.13:3
【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据表格分析可知,玉米的性别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当B和T同时存在(B T)时为雌雄同株异花,当T存在,B不存在(bbT)时为雄株,当T不存(Btt或bbtt)时为雌株.
【解答】解:根据题意让BbTt的玉米植株自交,则F1代的情况是雌雄同株异花( BT):雄株(bbT):雌株(Btt):雌株(bbtt)=9:3:3:1;然后让F1中的雌雄同株异花植株相互交配,就是让基因型是BT的个体相互交配,BT的个体产生以下4种配子:BT( )、Bt( )、bT( )、bt( ),让产生这四种配子的个体相互交配产生的F2的BBTT( ),BBTt( ×2= ),BbTT( ×2= ),BbTt( ×2+ ×2= ),即雌雄同株异花(BT)的比例为 ;BBtt( ),Bbtt( ×2= ),bbtt( ),即雌株(Btt或bbtt)比例为 ,bbTT( ),bbTt( ×2= ),即雄(bbT)比例为 ,所以F2代中雌、雄株的比例是 : =9:8.
故选:C.
 
19.某科研小组用一对表现型都为圆眼长翅的雌、雄果蝇进行杂交,子代中圆眼长翅:圆眼残翅:棒眼长翅:棒眼残翅的比例,雄性为3:1:3:1,雌性为5:2:0:0,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圆眼、长翅为显性性状
B.决定眼形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C.子代圆眼残翅雌果蝇中杂合子占
D.雌性子代中可能存在与性别有关的致死现象
【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分析题干信息可知,圆眼长翅的雌、雄果蝇进行杂交,子代中雄性果蝇中圆眼:棒眼=1:1,长翅:残翅=3:1,雌性果蝇中无棒眼果蝇,只有圆眼果蝇,长翅:残翅=5:2,这说明决定眼型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存在两对基因显性纯合致死现象.
【解答】解:A、由题意可知,圆眼、长翅果蝇后代出现棒眼、残翅,说明圆眼、长翅为显性性状,A正确;
B、由题意可知,雄性后代既有圆眼也有棒眼,雌性后代中有圆眼果蝇、无棒眼果蝇说明决定眼型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B正确;
C、由于决定眼型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残翅是隐性性状,因此子代圆眼残翅雌果蝇的基因型为bbXAXA和bbXAXa,子代圆眼残翅雌果蝇中杂合子占 ,C错误;
D、雌性子代中存在与性别有关的显性纯合致死现象,D正确.
故选:C.
 
20.如图表示某家系中有甲(相关基因为A,a)、乙(相关基因为B,b)两种单基因遗传,其中一种是伴性遗传病.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乙病是伴X隐性遗传
B.Ⅱ3的基因型一定是AaXbY
C.若Ⅲ3与Ⅲ7结婚,生一患病孩子的几率是
D.Ⅲ6的致病基因来自于Ⅰ2
【考点】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分析】分析系谱图:Ⅱ4和Ⅱ5均患有甲病,但他们有一个正常的女儿(Ⅲ7),即“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看男病,男病女正非伴性”,说明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Ⅱ4和Ⅱ5均无乙病,但他们有患乙病的儿子,说明乙病为隐性遗传病,又已知“一种是伴性遗传病”,则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据此答题.
【解答】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乙病是伴X隐性遗传,A正确;
B、根据Ⅲ3可知,Ⅱ3的基因型一定是AaXbY,B正确;
C、Ⅲ3的基因型为aaXBY,Ⅲ7的基因型及概率为aaXBXB( )、aaXBXb( ),他们婚配,后代患甲病的概率为0,患乙病的概率为 ,所以他们生一患病孩子的概率为1﹣1×(1﹣ )= ,C正确;
D、Ⅲ6的致病基因来自于I1,D错误.
故选:D.
 
21.某人发现了一种新的高等植物,对其10对相对性状如株高、种子形状等遗传规律很感兴趣,通过大量杂交实验发现,这些性状都是独立遗传的.下列解释结论不合理的是(  )
A.该种植物的细胞中至少含有10条非同源染色体
B.没有两个控制上述性状的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C.在某一染色体上含有两个以上控制这些性状的非等位基因
D.对每一对性状单独分析,都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由题意可知,10对相对性状都是独立遗传的,说明控制这10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10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该生物至少含有10对同源染色体.
【解答】解:A、该生物少含有10对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染色体数目最少为10条,因此细胞中至少含有10条非同源染色体,A正确;
B、由题意知,控制这10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10对同源染色体上,没有两个控制上述性状的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B正确;
C、由B分析可知,C错误;
D、自由组合定律同时遵循分离定律,因此对每一对性状单独分析,都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D正确.
故选:C.
 
22.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并证实了其化学本质
B.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有说服力
C.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D.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考点】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究历程.
【分析】1、孟德尔以豌豆为实验材料,运用假说演绎法得出两大遗传定律,即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2、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3、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该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4、病毒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一种核酸(DNA或RNA),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解答】解:A、孟德尔提出了遗传因子并证实了其传递规律,但并没有发现其化学本质,A错误;
B、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分子进入细菌,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这样可以使DNA和蛋白质彻底分离,因此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更具有说服力,B正确;
C、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C错误;
D、烟草花叶病毒感染实验说明有些病毒是以RNA作为遗传物质,而有的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如噬菌体,D错误.
故选:B.
 
23.科学家研究认为,肿瘤细胞能释放一种叫“微泡”的泡状结构,这些“微泡”在离开肿瘤组织时携带一种特殊的癌症蛋白.当“微泡”与血管上皮细胞融合时,它所携带的癌症蛋白就会触发促进新血管异常形成的机制,使这些新生血管向着肿瘤方向生长.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中不合理的是(  )
A.“微泡”和血管上皮细胞能够融合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B.“癌症蛋白”的形成需要由内质网以及高尔基体进行加工
C.“癌症蛋白”的作用影响了血管上皮细胞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新生血管向着肿瘤方向生长后上皮细胞的细胞周期会延长
【考点】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分析】分析题干可知,本题是细胞癌变的机理,先阅读题干获取有效信息,然后结合选项描述分析综合,做出判断.
【解答】解:A、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微泡”和血管上皮细胞能够融合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A正确.
B、分析题干可知,癌症蛋 白的合成与运输和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类似,所以形成需要由内质网以及高尔基体迸行加工.B正确.
C、由题干知,癌症蛋 白会触发促进新血管异常形成的机制,使这些新生血管向着肿瘤方向生长,其实质是影响了血管上皮细胞基因的选择表达.C正确.
D、新生血管向着肿瘤方向生长,细胞分裂加快,周期变短.D错误.
故选: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个小题,共54分.
24.为了便于明确细胞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机能与结构和形态间的相互关系,科学家们提出了“细胞模型”的构想.某科研专家构建了一个能自己移动和改变形态的“类细胞”模型,由膜外壳和填入物构成.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模塑类似于 内质网、高尔基体 (填两种细胞器)产生的囊泡,其边界(膜外壳)由一种脂质成分构成,该成分是 磷脂 分子.
(2)该模型中填人了细胞骨架和驱动蛋白,作为运动的结构基础,另外还需要填入 ATP 作为直接能源.将该结构置于一定浓度的K+溶液中一段时间,检测发现K +不能进入其中.若你是科学家,将如何改造这个结构,使其能够吸收 在其膜外壳中加入K+的载体 .这样改造的依据是 因为K+跨膜运输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相应载体的协助 .
(3)科学家想利用该结构运输抗癌药物到达患者体内,且仅与癌细胞密切接触并释放药物,而不伤害正常细胞,这利用了细胞膜的 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功能.请从细胞膜的功能角度分析,应该如何改造这个结构? 在该结构的膜外壳中加入能与癌细胞特异性结合的信号分子 .
【考点】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分析】1、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和特点.
名 称 运输方向 载体 能量 实  例
自由扩散 高浓度→低浓度 不需 不需 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
协助扩散 高浓度→低浓度 需要 不需 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主动运输 低浓度→高浓度 需要 需要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Na+等
2、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其中脂质中以磷脂为主.
3、生物体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是ATP.
【解答】解:(1)细胞中能产生囊泡的细胞器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该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组成生物膜的一种脂质成分是磷脂.
(2)生物体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是ATP.因为K+跨膜运输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相应的载体的协助,若将该结构置于一定浓度的K+溶液中一段时间,检测发现K+不能进入其中,则应该在其膜外壳中加入K+的载体.
(4)在该结构的膜外壳中加入能与癌细胞特异性结合的信号分子,利用该结构运输抗癌药物到达患者体内,且仅与癌细胞密切接触并释放药物,而不伤害正常细胞,这利用了细胞膜的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功能.
故答案为:
(1)内质网、高尔基体 磷脂
(2)ATP 在其膜外壳中加入K+的载体 因为K+跨膜运输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相应载体的协助
(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在该结构的膜外壳中加入能与癌细胞特异性结合的信号分子
 
25.图1表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质)形态的变化,图2是该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图象.请据图分析并回答:

(1)若图1表示的变化发生在植物根尖细胞中,请用箭头和字母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b→c→d→e→a→b ;DNA分子结构稳定性较低的阶段是 b→c (用图中字母和箭头表示);最适宜观察染色体的时期是中期,原因是 染色体形态较稳定,数目较清晰 .
(2)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过程,c→a过程中细胞中会发生 四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从而导致基因重组.
(3)若此生物体基因型为AaBb,已知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图2所示的图象对应图1中 a (填字母)时期;若染色体上基因分布如图2所示,则②染色体DNA发生了 基因突变 ;若此变化发生在某个精原细胞分裂形成精细胞过程中,则最终可形成 3 种类型的精细胞.
(4)研究发现连续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中染色体(质)发生图1所示周期性变化的同时,细胞内会伴随着某些蛋白质的周期性合成和降解,如SPF蛋白在b→c过程中含量升高,MPF蛋白在c→d过程中含量升高.请推测这些蛋白质很可能与 细胞周期的调控 有关.
【考点】减数第一、二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基因突变的特征.
【分析】有丝分裂各过程的特点:
分裂间期:可见核膜核仁,染色体的复制(DNA复制、蛋白质合成).
前期:染色体出现,散乱排布,纺锤体出现,核膜、核仁消失 (两失两现)
中期:染色体整齐的排在赤道板平面上 (形数清晰赤道齐)
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 (点裂数增向两级)
末期:染色体、纺锤体消失,核膜、核仁出现 (两现两失)
分析题图:图1中c表示间期、d表示前期、e表示中期、a表示后期、b表示末期(或间期).图2表示有丝分裂后期.
【解答】解:(1)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所经历的全过程.结合以上分析可知,c表示间期、d表示前期、e表示中期、a表示后期、b表示末期,因此图中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可以表示为:b→c→d→e→a→b.DNA分子结构稳定性较低的阶段是分裂间期,可以用b→c 表示,染色体螺旋程度最高的时期是e中期.
(2)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过程,c→a过程中细胞中会发生四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从而导致基因重组.
(3)图2所示时期为有丝分裂后期,对应图1中a后期阶段.图2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则②应该是A,应该发生了基因突变.若此变化发生在某个精原细胞分裂形成精细胞过程中,则最终可形成AB、Ab、aB(或Ab、aB、ab)3种类型的精细胞.
(4)研究发现在染色体发生这种周期性变化的同时,细胞内会伴随着某些蛋白质的周期性合成翻降解,例如SPF蛋白在b→c过程中含量升高,MPF蛋白在c→d过程中含量升高,请推测这些蛋白质很可能与细胞周期的调控或DNA复制、染色体凝缩等有关.
故答案为:
(1)b→c→d→e→a→b b→c 染色体形态较稳定,数目较清晰
(2)四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3)a 基因突变 3
(4)细胞周期的调控(或DNA复制、染色质螺旋)
 
26.生物兴趣小组成员分别以新鲜的活性酵母菌和新鲜的马铃薯为实验材,利用甲、乙两密闭装置进行了一系列实验(不考虑温度、气压等因素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甲、乙两密闭装置中充满空气,以酵母菌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
①实验初期的一段时间内,两装置的细胞中能产生ATP的场所有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实验人员观察到甲、乙两装置中液滴的移动状况分别是 甲左移,乙不动 .实际上,甲装置中测量的是哪种气体的何种变化? 氧气的减少量 .
②几小时后实验结束,实验人员测得甲装置气体变化量为12mL,乙装置中气体变化量为8mL,则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的比值为 1:2 .
(2)若甲、乙两密闭装置中充满氮气,以马铃薯块茎为实验材料(假设呼吸底锪仅有葡萄糖一种)进行上述实验时发现,甲、乙两装置中的液滴均不动,原因是 马铃薯无氧呼吸产生乳酸,既不消耗氧气也不产生二氧化碳,因此无气体体积的变化 .
【考点】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分析】根据单一变量原则,装置甲中氢氧化钠吸收酵母菌有氧呼吸消耗氧气产生的二氧化碳,甲装置中气体变化量实际是氧气减少量.对照组装置乙用等量清水代替氢氧化钠外,其他设计与装置甲相同,红色液滴的移动由无氧呼吸引起的.
【解答】解:(1)①实验初期的一段时间内,两装置的酵母菌细胞进行有氧呼吸,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甲装置中放置了氢氧化钠将酵母菌有氧呼吸消耗氧气产生的二氧化碳吸收掉,使得密闭装置中气压降低,红色液滴将左移,甲装置中气体变化量实际是氧气减少量.乙装置用的是清水,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与释放的氧气相当,因此乙装置中气压不变,液滴不动.
②乙装置中酵母菌如果进行有氧呼吸,液滴不移动,但乙装置中气体变化量为8mL,为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的量,即消耗葡萄糖的量为4ml(以气体量衡量); 甲装置气体变化量实际是氧气减少量,为12mL,即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为2ml,则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的比值为2:4=1:2.
(2)若甲、乙两密闭装置中充满氮气,以马铃薯块茎为实验材料,由于马铃薯无氧呼吸产生乳酸,既不消耗氧气也不产生二氧化碳,因此无气体体积的变化,甲、乙两装置中的液滴均不动.
故答案为:
(1)①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甲左移,乙不动 氧气的减少量 ②1:2
(2)马铃薯无氧呼吸产生乳酸,既不消耗氧气也不产生二氧化碳,因此无气体体积的变化
 
27.多年生草本植物紫花苜蓿的豆荚和种子早期呈绿色,研究者经测定发现它们含有叶绿素a,且含量随着种子的成熟逐渐下降.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测定叶绿素a含量前要先制备色素提取液.方法是:将待测器官剪碎,放入研钵中,加人少许 二氧化硅和碳酸钙 ,再加入 无水乙醇 进行充分研磨, 过滤 后可获得色素提取液.
(2)紫花苜蓿早期豆荚和种子含有叶绿素a,推测豆荚和种子能进行光合作用的 光反应 ,研究者还在早期豆荚和种子中检翻了固定CO2的酶,其活性较高,推测豆荚和种子还能进行光合作用的 暗反应 ,前一阶段为后一阶段提供了 ATP和[H](NADPH) .紫花苜蓿的豆荚和种子早期能进行光合作用,有助于种子中 有机物(营养物质) 的积累.
(3)研究得到紫花苜蓿种子生长期和成熟期豆荚和叶片光合产物分配到中支的相对比例(CR),如图所示.据图可知,在种子生长期,将自身制造的有机物更多地分配到种子的器官是 豆荚 .在种子成熟期,豆荚对种子的CR下降,其原因之一是种子对光合产物的需求减少,导致豆荚光合产物的 输出 量降低.由于紫花苜猜越冬返青时需要营养,因而 根 (器官)也是光合产物分配的重要碳库.

【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分析】1、叶绿体中的色素都能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如:丙酮(酒精)等,所以可以用丙酮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2、分离色素原理: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最窄)、叶黄素、叶绿素a(最宽)、叶绿素b(第2宽),色素带的宽窄与色素含量相关.
3、植物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进行水的光解,产生ATP和[H],同时释放氧气,ATP和[H]用于暗反应阶段三碳化合物的还原,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到光照强度、温度、水分和二氧化碳浓度的影响.
【解答】解:(1)测定叶绿素a含量前要先制备色素提取液.方法是:将待测器官剪碎,放入研钵中,加入少许二氧化硅和碳酸钙(或“CaCO3”),再加入适量无水乙醇进行充分研磨,过滤后可获得色素提取液.
(2)紫花苜蓿早期豆荚和种子含有叶绿素a,推测豆荚和种子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光反应,研究者还在早期豆荚和种子中检测到了固定CO2的酶,其活性较高,推测豆荚和种子还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碳反应(或“暗反应”),前一阶段为后一阶段提供了ATP和[H](NADPH).紫花苜蓿的豆荚和种子早期能进行光合作用,有助于种子中有机物(或“营养物质”)的积累.
(3)据图可知,在种子生长期,将自身制造的有机物更多地分配到种子的器官是豆荚.
②在种子成熟期,豆荚对种子的CR下降,其原因之一是种子对光合产物的需求减少,导致豆荚光合产物的输出量降低.由于紫花苜蓿越冬返青时需要营养,因而根也是光合产物分配的重要碳库.
故答案为:
(1)二氧化硅和碳酸钙 无水乙醇 过滤
(2)光反应 暗反应 ATP和[H](NADPH) 有机物(营养物质)
(3)豆荚 输出 根
 
28.已知玉米子粒黄色(A)对白色(a)为显性,非糯(B)对糯(b)为显性,这两对性状自由组合.请选用适宜的纯合亲本进行一个杂交实验来验证:
①子粒的黄色与白色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
②子粒的非糯和糯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
③以上两对性状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要求:写出遗传图解,并加以说明.
【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常用的验证孟德尔遗传规律的杂交方案为自交法和测交法.植物常用自交法进行验证,测交法是教材中给出的验证方法.本题中两种方法均可选择.
【解答】解:植物常用自交法进行验证,根据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的结果,若杂合子自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3:1,则该性状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根据两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结果,若杂合子自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9:3:3:1,则两对性状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采用测交法进行验证时,若杂合子测交后代两种表现型比例为1:1,则该性状遗传符合分离定律,若双杂合子测交后代出现四种表现型比例为1:1:1:1,则两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本题中两种方法均可选择.若采用自交法,则遗传图解如下:

若F1籽粒中:
①若黄粒(A_):白粒(aa)=3:1,则验证该性状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
②若非糯粒(B_):糯粒(bb)=3:1,则验证该性状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
③若黄非糯粒:黄糯粒:白非糯粒:白糯粒=9:3:3:1,即:A_B_:A_bb:aaB_:aabb=9:3:3:1,则验证这两对性状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故答案为:

若F2籽粒中:
①若黄粒(A_):白粒(aa)=3:1,则验证该性状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
②若非糯粒(B_):糯粒(bb)=3:1,则验证该性状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
③若黄非糯粒:黄糯粒:白非糯粒:白糯粒=9:3:3:1,即:A_B_:A_bb:aaB_:aabb=9:3:3:1,则验证这两对性状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完整版免注册下载地址:https://pan.baidu.com/s/1eRVSh70


相关评论
鄂公网安备 420881020000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