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查询试卷\课件\优质课请在此输入关键字:
网站首页 >> 生物题库 >> 高二试题 >> 文章内容

湖北省武汉市汉阳一中江夏一中2019届高二10月联考生物

[日期:2017-10-17]   来源:  作者:   阅读:323[字体: ]

汉阳一中、江夏一中高二年级10月联考生物试卷

完整版免注册下载地址:https://pan.baidu.com/s/1gfOqA8z

考试时间:2017年10月10日10:20-11:50 本卷满分11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1-20题每题1分,21-35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一个完整生态系统的结构应包括( )
A.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食物网 B.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C.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D.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及无机环境
2.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专门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也不一定是分解者,而有可能是生产者或消费者
B.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可以供根瘤菌再利用
C.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可供绿色植物再利用
D.分解者不一定都是微生物,微生物也不一定都是分解者
3.以下是关于消费者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消费者都是异养生物 B.消费者在食物网中可占有任何一个营养级
C.几乎所有动物都是消费者 D.消费者都直接或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
4.如图为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其中 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E1、E2代表能量的形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Ⅰ和Ⅳ是实现物质循环的关键生态成分
B.该图所示的食物网只有1条食物链:Ⅰ→Ⅱ→Ⅲ→Ⅳ
C.E1表示主要通过光合作用摄入的能量
D.能量可在食物链中循环利用
5.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建立人工湿地公园是解决城市水污染的一种有效途径,下图是人工湿地处理城市污水的示意图。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要大于该系统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B.挺水植物芦苇在湿地边沿随地势高低分布不同,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C.绿藻、黑藻可吸收城市污水中的有机物,并用于自身的光合作用
D.人工湿地净化污水时,体现了该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
6.在某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假设羊摄入体内的能量为n,羊粪便中的能量为36%n,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为48%n,则 (  )
A.羊同化的能量为64%n B.贮存在羊体内的能量为52%n
C.由羊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为16%n D.由羊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为64%n
7.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抵抗力稳定性弱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一定强
B.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
C.适当增加草原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可有效提高其抵抗力稳定性
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
8.生态系统结构越复杂,其调节能力就越大,原因是
①处于同一营养级的生物种类多 ②能量可通过不同的食物链传递到顶级 ③某营养级的部分生物减少或消失,可由该营养级的其他生物代替 ④能量流经各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的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③
9.江苏省徐州市多年来围绕 “一城青山半城湖”理念,实施了一系列生态建设工程,生态效应逐渐显现。下列有关该生态工程的分析评价不合理的是
A.使物种多样性程度显著提高 B.使生物群落的组成更为复杂
C.使生态系统的类型更为多样 D.其主要目的是提高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10.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只包含生产者与消费者两种成分
B.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一定不是生产者
C.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不一定是分解者
D.生产者和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消费者不是生态系统的必备成分
11.我国谚语中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食物链的原理。若鹰迁入了蝉、螳螂和黄雀所在的树林中,捕食黄雀并栖息于林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鹰的迁入增加了该树林中蝉及其天敌的数量
B.该生态系统中细菌产生的能量可流向生产者
C.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消耗的环节
D.鹰的迁入改变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
12.某生态系统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前来捕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B.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群落的丰富度下降
C.能量作为动力促使碳元素在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
D.植物→鼠→鹰这条食物链中,初级消费者含的能量最少
13.下列与生物多样性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把沼泽地改造成农田种植多种农作物有利于增加生物多样性
B.动植物和微生物及它们拥有的全部基因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C.群落演替的过程中的生物多样性会逐渐降低
D.森林对水土的保持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14.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在发展的过程中生物总能量(a)和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b)的变化,下面是据图得出的几个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

A.第10~20年是该生态系统向营养结构复杂化发展的时期
B.该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在30~40年期间比20~30年期间强
C.从A点开始,曲线b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消费者数量不断增加
D.该生态系统在40~60年期间的生物种类比60~80年期间要多
15.(2016·河南郑州模拟)下图表示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能量的类型和去向(d表示该营养级未被利用的能量)。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图中a1、a2可表示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呼吸量,但所占比例不符
B.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效率为(a2+b2+c2+d2)/(al+bl+cl+d1)
C.消费者从生产者摄取的能量数值可用b1表示,且此部分能量存在于有机物中
D.在食物链中,各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方式及能量的用途相同
16.如图表示正常生态系统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S2所代表的面积越大,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越高
B.S3所代表的面积越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高
C.在受到干扰后,曲线偏离正常范围越晚和幅度越小说明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高
D.在受到干扰之前,曲线在正常范围内波动是由于该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17.在人为干预下,地震损毁的某自然保护区恢复过程中的能量流动关系如图D11­2[单位为103kJ/(m2·a)]。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在这场地震中营养级较高的生物受到的影响较大
B. 能量在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之间传递的效率为15.6%
C.肉食动物需补偿输入的能量值为5×103 kJ/(m2·a)
D.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18.图a、b分别为农村和城市生态系统的生物量(生命物质总量)金字塔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两个生态系统均可通过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
B.两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均由3个营养级组成
C.城市生态系统不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抵抗力稳定性低
D.流经两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均是其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
19.某同学画出3幅表示生态系统部分碳循环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碳元素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传递时,只有生产者与无机环境之间的传递是双向的,其他成分都是单向的。因此,3幅图中生产者都是A
B.图1中C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C.图2中A、B、D、E构成群落,碳在其中流动的形式是有机物
D.若使图1、图2、图3完整表示碳循环,需补充化学燃料燃烧产生CO2
20.最新研究显示,由于南极半岛拉森冰架的崩塌,以海水中微小生物为食物的玻璃海绵的种群数量出现了爆发性的增长。但是,这种海绵可能不会永远在这一深层海域中称霸,因为其他物种可能会对它们产生影响,不过玻璃海绵戏剧性地增长暗示,海底生态环境的变迁比之前预想的要快得多。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玻璃海绵获得的碳元素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流人其体内的,玻璃海绵体内的碳还能以CO2的形式进入大气中
B.玻璃海绵种群数量呈现爆发性增长,推测在一定时间内,其数量增长曲线呈“J”型
C.推测能影响玻璃海绵霸主地位的其他生物与它的关系可能是捕食、竞争或寄生等
D.玻璃海绵在南极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一段时间后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21.某山坡25年前因发生火灾而焚毁所有树木等植被,今年研究人员调查了该区域的几种主要树种不同年龄级的株数,结果如下表。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树龄
树种 1-2 3-4 5-6 7-8 9-10 11-12 13-14 15-16 17-18 19-20 21-22
赤杨 0 2 5 8 12 20 25 19 14 9 4
栎树 21 15 12 10 7 4 2 0 0 0 0
松树 0 0 0 5 7 11 13 10 5 3 2
杜鹃 2 2 3 1 3 3 4 1 3 2 1
A.山坡上所有植物、动物、微生物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成分
B.山坡最早出现的树木是栎树,在25年间其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C.最先受到环境制约而停滞增长的是松树,种群密度最大的树是赤杨
D.被火灾焚毁的山坡发生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物种丰富度逐渐变高
22.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着物质而循环利用的
B.一种蜣螂专以大象粪为食,则该种蜣螂最多能获取大象所同化能量的20%
C.对于一个营养结构复杂的生态系统来说,一般其抵抗力稳定性较强
D.凡是细菌、真菌都是分解者,凡是自养型生物都是生产者
23.关于人工高产鱼塘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等于该生态系统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B.鱼塘中的鱼类等生物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称为群落的水平结构
C.塘泥微生物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D.鱼类能为植物生长提供无机盐,有助于系统中能量的循环利用
24.在资源和空间有限的条件下,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右图是某藻类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种群增长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环境容纳量随环境温度不同而改变
B.19.8℃条件下环境容纳量最小
C.24.8℃条件下第5天左右的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D.33.6℃条件下种群数量将维持在K值恒定不变

25.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生态瓶中只有一条食物链,共含有三个营养级。若每个营养级每日每小时的耗氧量如图中曲线所示,则曲线a、b、c所反映的营养级依次是(  )

A.第三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第一营养级
B.第一营养级、第三营养级、第二营养级
C.第二营养级、第三营养级、第一营养级
D.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第三营养级
26.某生物兴趣小组以带有落叶的表层土壤(深5cm左右)为实验材料,研究土壤微生物在适宜温度下的分解作用,对土壤处理情况见下表.与此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1组 2组 3组 4组
土壤处理 灭菌 不灭菌 灭菌 不灭菌
湿润 湿润 较干燥 较干燥
A.探究的问题是不同土壤湿度条件下,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
B.该实验的自变量为土壤的是否灭菌处理,实验中的对照组是1和3
C.为了控制实验中的无关变量,作为实验材料的落叶也应进行灭菌处理
D.预期结论是1、3组的落叶不被分解,2、4组中的落叶被不同程度的分解
27.某同学绘制了如图所示的能量流动图解(其中W1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可表示为(A1+B1+C1+A2+B2+C2+D2)
B.由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D1/W1
C.流入初级消费者体内的能量可表示为(A2+B2+C2)
D.图解表明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28.如图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部分图解,N1-N6表示能量数值。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自然生态系统(N2/N1)×100%的值一般在10%左右
B.若N6全部来自于N4,则蜣螂未获得初级消费者所同化的能量
C.当某种初级消费者的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此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
D.散失的热能重新用于合成有机物,从而实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29.如图是麻风树林中两个营养级的能量流动图解,已知麻风树的总能量为a,其中字母代表了能量,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从麻风树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a′/a
B.c是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生殖的能量
C.d是指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
D.该图中不包括非生命的物质和能量
30.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4种成分之间的关系,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同化的有机物中的能量一部分因细胞呼吸而散失,另一部分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B.乙1→乙2…中所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C.丙中生物的生活方式为腐生或寄生
D.甲同化的总能量等于乙和丙的总能量之和
31.大气中CO2过多与碳循环失衡有关。根据右图所做出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增加自养生物种类和数量有利于降低大气中的CO2含量
B.大气中CO2的增加主要与异养生物②的数量增加有关
C.该生态系统中的自养生物与所有异养生物构成了生物群落
D.该图能表示物质循环过程,不能准确表示能量流动方向
32.如图所示的图1为某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图2为某特殊环境中的食物网。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1中属于次级消费者的是食草鸟、蜘蛛、蟾蜍、猫头鹰
B.图2中,若黄雀的全部同化量来自两种动物——蝉和螳螂,且它们各占一半,则当绿色植物增加G千克时,黄雀增加体重最多是G/125千克
C.图1中蛇突然减少,猫头鹰的数量也将减少
D.图1中猫头鹰占有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共4个营养级
33.下图是有关生态系统的概念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是 ( )

A.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态系统的种类 食物链和食物网 信息传递
B.生态系统的种类 生态系统的成分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
C.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态系统的成分 食物链和食物网 信息传递
D.生态系统的成分 生态系统的结构 食物链和食物网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
34.下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生物的部分代谢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能进行①过程的生物肯定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B.能进行②或者③过程的生物肯定属于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C.分解者不能进行①过程
D.分解者可以进行②或者③过程
35.下列关于碳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冬季北方人呼吸产生的CO2,能供给南方植物光合作用
B.大力开发和使用清洁能源,能减少CO2的释放量
C.碳元素和能量都只能从植物传递给各种动物
D.大气中CO2的增加会通过温室效应影响地球的热平衡,使地球变暖
二.简答题(本大题含四小题,共40分)
1.请回答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功能及稳定性的有关的问题(12分):
(1)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C、H、O、N等元素不断在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
之间反复循环利用。
(2)大多数昆虫中,雌虫能释放性外激素吸引雄虫前来交尾,性外激素属于生态系统信息种类中的________信息,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离不开信息的传递。在农业生产中,可利用此原理扰乱害虫的雌雄交配,从而减少害虫对农作物的破坏,这种防治技术属于________防治。
(3) 一般来说,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大约是________。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中,流入某一营养级的能量不能100%地流向下一营养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4)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所具有的_________或________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5)在生态系统中消费者的作用有(只要求写出两点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甲为某湖泊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简图,其中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m1、m2代表不同的能量形式。图乙表示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的变化示意图,其中a~g表示能量值的多少。请据图作答(11分):

(1)图甲中,m1、m2表示的能量形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内部能量流动的载体是________。通常情况下,位于营养级Ⅳ的生物个体数量一般远远少于Ⅲ,主要原因是能量在各营养级之间的传递具有________的特点。
(2)图乙中,若A表示图甲中营养级Ⅱ所摄入的全部能量,则B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C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图甲中营养级Ⅰ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y,则该系统营养级Ⅰ、Ⅱ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___(用图中所给字母的表达式表示)。
(3)图乙中有两处不同的能量散失途径,其中E处散失的能量是通过________实现的。
(4)若图甲中营养级Ⅰ、Ⅱ、Ⅲ各只有一种生物甲、乙、丙,构成食物关系如图。若甲能量的

完整版免注册下载地址:https://pan.baidu.com/s/1gfOqA8z

更多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鄂公网安备 420881020000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