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复兴

动物复兴

 

根据联合国的红皮书资料,世界上已有896种脊椎动物处于濒危状态,其中主要是鸟兽。有人估计,到本世纪末,将有15%~25%的物种因人类活动的参与而被迫退出历史舞台,向地球告别。因此,保护自然和拯救濒危物种的任务已经迫在眉睫。

阿拉伯大羚羊复兴有望

生活在阿拉伯沙漠的阿拉伯大羚羊,体重可达200千克左右,是世界上最大的羚羊之一,而且体态健壮,双角直立,仿佛头顶上插着两把利剑,所以有“双剑羚羊”和“直角羚羊”的美称。根据阿拉伯人的风俗,阿拉伯大羚羊代表着健美和力量。

本世纪初,由于人们使用新式步枪大规模捕杀,阿拉伯大羚羊的数量就此大大下降。30年代,西亚石油的大规模开发也严重危及阿拉伯大羚羊的自然繁殖。到了50年代,有人确认这个物种已经在阿拉伯沙漠地区灭绝了。

正值国际动物学家、自然保护学家为阿拉伯大羚羊的灭绝而感叹之际,美国动物保护学会的远征队冒着热浪和艰险,深入阿拉伯沙漠,花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捕获了3头活的阿拉伯大羚羊,其中有一头是雌性。它们成为地球上仅存的自然阿拉伯大羚羊种群。在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的协助下,这3头阿拉伯大羚羊被空运到了美国亚利桑那州菲尼克斯动物园。后来,沙特阿拉伯又提供了两对,科威特和英国伦敦动物园各提供了1头母羚羊。就这样,组成了世界上第一个人工阿拉伯大羚羊群。

以拯救濒危动物而著称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迭戈野生动物园,运用饲养和人工繁殖的方法,繁殖出了一定数量的阿拉伯大羚羊。1981年3月,这个动物园远涉重洋,把其中一部分阿拉伯大羚羊送回阿拉伯沙漠。当地阿拉伯人既惊奇又兴奋地说:“阿拉伯大羚羊又‘复兴’了”。时隔16年多的今天,这些回归大自然的阿拉伯大羚羊不仅生活得很好,而且繁衍出不少后代,在故土上重新兴旺发达起来。

野火鸡东山再起

野火鸡肉是西方传统的美味佳肴。因此,长期以来,野火鸡一直是人们头号捕杀的禽类。这样一来,野火鸡的数量与日俱减。据统计,从本世纪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野火鸡的数量已从几百万只锐减到3万只,其栖息地也大大缩小,目前仅集中于北美洲南部和东南部地区,面积只占原来的一小部分。

那么,野火鸡是怎样东山再起的呢?这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是人类的积极拯救;其二是它本身磨炼出求生战略。

本世纪50年代早期,人们首次网捕了大量野火鸡,并加以保存,然后再放回到野火鸡原栖息地,让它们重新繁衍起来。另外,几年之后,由于边远地区牧场的逐渐废弃,当地人民蜂拥进城,被毁的森林不断更新,再加上政府制定了禁止捕捉和杀害野火鸡的法规,众多的野火鸡栖息地终于得到了恢复。随着环境保护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新的野火鸡保护规划不仅得到了民众广泛支持,而且还受到了生物学家的详细指导。

由于人们步步紧逼,幸存的野火鸡只好退缩到北美洲南部遥远偏僻的沼泽地和原始森林之中。经过几十年的艰苦磨炼,它们与生俱有的稚气已荡然无存,个个显得审慎灵活。迫于生存的需要,这种鸟的感觉器官变得更加灵敏,甚至能够对付一些陆生食肉动物。其敏锐的视力和听觉以及机灵善变的求生本领令森林中的其他动物望尘莫及。

与此同时,这些野火鸡的身体某些部分也得以进化,从而与经过磨炼的感觉器官相协调。它们不仅擅长在陆地上奔跑,还善于在空中疾飞。野火鸡修长的双脚,可以随时调整其步速,比如,一只母火鸡,其时速慢时小于19千米,但一旦受到刺激,它会立即增加到每小时32千米的疾速飞跑。一只公火鸡在受到惊吓时,不仅能立刻起飞,而且飞行速度可达到每小时80千米。所以,野火鸡堪称跑得最快和最重(最重者有12~18千克)的飞行鸟。

毋庸置疑,野火鸡的敏锐和机智在所有美洲狩猎鸟类中名列前茅。它们一旦受到外界各种刺激,便会即刻作出防御反应,甚至不需要片刻疑虑。它们如遇险境,也绝不会产生狐疑,常常能够安然脱险。

麋鹿重返故土

我国特产的大熊猫已成为举世公认的国宝,然而,常人却不知在海外俗称“四不像”的麋鹿的名声比大熊猫还响呢!

18世纪,清廷在北京城南3千米以外一个叫南海子的地方辟有供皇家狩猎的围场,场内放养着一群麋鹿。同时,在麋鹿原产地苏北沿海,野生麋鹿却因自然的、人为的以及动物本身的因素而濒于灭绝。1865年秋,这种从未受过科学记述的世界珍兽,被法国传教士戴维隔着狩猎场的围墙发现了,他于1866年1月以20两纹银换得了两张麋鹿皮和两个麋鹿头骨,专程运往法国巴黎请法国自然历史博物馆鉴定。果然,这是一个新属新种,定名为“戴维鹿”,即麋鹿。以后10多年内,欧洲许多动物园通过各种途径竞相劫走大批麋鹿,开始饲养这种珍奇动物,但都因麋鹿园太小而相继夭折。而此时,北京皇家狩猎围场饲养的麋鹿只剩下二三百头了。1894年,河北永定河泛滥,洪水冲破了北京皇家狩猎场的围墙,逃散的麋鹿几乎都成为饥民的果腹之物了,幸存的仅有20~30头。到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大多数麋鹿被捕杀抢劫,留下不满5头。1920年,最后的一头雌麋鹿死去,剩下的几头雄麋鹿也被送往欧洲。至此,这一世界珍兽便从原产地中国消失了。

与此同时,1898年英国乌邦寺庄园却以半野生方法豢养了18头麋鹿。这是当时世界上唯一处于良好生长状态的麋鹿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该麋鹿群已发展到255头,并开始陆续向世界各大型动物园交换或出售,这种珍奇动物便陆续传播到世界各地。现在我国动物园中的麋鹿都是解放后重返故土的。

在中英两国有关方面的配合下,乌邦寺庄园的38头麋鹿于1985年8月和1986年10月分两批重返家园,放养在清代曾豢养麋鹿的南海子,并建立了一个麋鹿生态研究中心及麋鹿苑。1987年8月,英国伦敦动物园又无偿提供了39头麋鹿,经我国科技人员的精心护养和科学管理,已经在其“祖籍”江苏大丰麋鹿保护区安家。至今,这两处的麋鹿都生长良好,并且繁殖了后代。为此,我国在一级保护动物名单中增加了这一新成员。

加州褐鹈鹕转危为安

加州褐鹈鹕的数量日益锐减,美国渔业和野生动物保护机构不得不将它列入濒临灭绝的受害动物名单之中。这种珍禽怎么受害的呢?据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生物学家弗兰克·格雷斯,与环境污染生态学家罗伯特·赖亚布拉夫长期合作研究,认为主要是DDT带来的灾难。

1969年,格雷斯和赖亚布拉夫在阿纳卡帕岛上,盼望能够找到大量的幼年鹈鹕,结果仅发现4例,其四周都是零乱的碎蛋壳,更糟的是第二年该岛上仅有一只小鹈鹕孵化出来。到了70年代中期,几乎所有的鹈鹕蛋壳在孵化期都碎裂了。实验表明,最薄的蛋壳内含有最多的DDE,它是DDT的主要代谢副产品,也是蛋壳变薄的主要因素。

加利福尼亚州南海岸水域内DDT的出现,是由于北美洲DDT制造工厂的废水污染所造成的。30年来,这些污染物随着废水处理一起流入大海,鹈鹕吃了含有DDT污染的海水中的鱼类,产下的蛋,蛋壳变薄,极易破碎。

自1972年以来,美国几乎禁止DDT的使用,到了1987年,格雷斯等科学家发现有6000对成年加州褐鹈鹕在繁殖季节又重新回到了阿纳卡帕岛上,其数目之多,为过去80年中罕见。虽然1988~1989年鹈鹕的繁殖数目没有超过这一记录,但是仍然符合加州褐鹈鹕恢复计划中的预测结果。

据格雷斯估计,今天阿纳卡帕岛上的加州褐鹈鹕巢数,大约已占整个加州的10%~12%,十分壮观。经过大约一个星期的筑巢、求爱和交配以后,每只雌鹈鹕一般产下3枚蛋。不受DDT污染的蛋,蛋壳厚薄正常,经过大约30天的孵化,小鹈鹕就破壳而出了。由于“后继有人”,加州褐鹈鹕数量直线增加,美国渔业和野生动物保护机构已在濒临灭绝动物名单中划掉了这种鸟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