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狐的一家

赤狐的一家

赤狐又叫红狐、狐、草狐。一般所说的“狐狸”,指的就是赤狐。其实狐和狸是两种不同的动物,后者又名为貉,不过习惯成自然,“狐狸”就成了赤狐的代名词。

赤狐虽然是一种人们熟知的动物,但由于它智力发达、体态轻巧、行动敏捷、听觉和嗅觉极好,加上民间流传一些迷信说法,因而给这种食肉兽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

位于加拿大的萨斯喀彻温省中部的阿伯特王子国家公园,是一个规模巨大的自然公园,那里植物茂盛、野生动物繁衍,其中尤以赤狐数量格外集中,因而这个国家公园又被人称为“赤狐之乡”。

不久前,美国兽类学家J·戴维·亨利博士赴阿伯特王子国家公园,通过较长时间的实地考察,为我们提供了关于赤狐的有趣的科学知识。

择偶

加拿大地处北美洲的寒冷地带,每年的1~2月,阿伯特王子国家公园还是一片暴风雪,天气十分寒冷。可是不畏风雪和冰冻的赤狐,就在这一时间开始寻找配偶。通常,动物求偶是雄性主动,而赤狐却是雌雄性同时进行,在它们的尿中都散发出一种吸引异性的浓浓麝香气味,不过雄性尿中的气味比雌性格外强烈。这种寻找配偶进行繁殖的气味,持续大约一个星期左右,渗入到雪地和森林,是沟通成年雌雄赤狐能够在广阔生活区求偶的一种信号。通过这一信号联络,雌雄赤狐彼此接触,如果双方中意的话,就一前一后,一起在国家公园内度几个星期“蜜月”,直到最后交配繁殖。

不过,雄性赤狐要找到配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常常需要经过一场争斗激烈的“比武”。当一只成年雌性赤狐发情的时候,尿中散发的麝香气味会引诱来多只雄性赤狐,或者成年雄性赤狐尿中的气味吸引了发情的雌性赤狐,也会有多只雄性赤狐随之而来。这时候,雌性赤狐站在一旁,而在场的雄性赤狐之间却“醋劲”大发,互相用自己的利爪和尖牙向“情敌”发起猛烈进攻,流血则是不可避免的。

经过一场激烈的“比武”格斗以后,获胜者才得到雌性赤狐的心欢,结为“夫妻”,就地建立起自己的小家庭,准备生儿育女。而战败的雄性赤狐,只好垂头丧气地被驱赶到较远的地方。

选窝

一对赤狐“夫妇”为了建立美满家庭,雌性赤狐在自己的领地上巡察原有的兽窝,选择其中最理想的一个,作为自己将来的育幼窝。

根据亨利博士对35个赤狐育幼窝的调查,发现这些窝具有共同的特点,都包含三个条件:

其一,窝位于含沙土壤的山坡上,靠近开阔地区,这种地方既有利于挖掘,雪又能早日融化,排水也迅速。

其二,窝的位置离水源、草地和森林都比较近。水源可以是一个大的湖泊,或者一个小的池塘,通常离窝洞只有90米左右,便于动物饮水;草地是赤狐的活动场所,既可供晒太阳暖和身体,又是幼狐的娱乐场地;森林是赤狐的隐蔽所,当敌害和猎手来袭击时,它们可以窜入潜逃。

其三,窝穴有几个出入口,最大的出入口直径可达25.4厘米,便于赤狐一家进出。更重要的是洞口多能起“太平门”的作用,一旦窝洞发生危险(如敌害侵入、火烧等等),可以快速出逃。

通常,赤狐先利用旧的窝穴,如果发现破损就整修一下,不筑新窝穴。亨利博士在考察中,发现有一个狐窝,在12年内被利用了9年,只有3年空着。因为这些老的窝穴都是前者经过精心选择过的,在地形上是最合适的,所以一般乐意用旧窝穴。

产仔

母赤狐经过52天怀孕期后,于3月底或4月初生下幼狐。平均每胎5只,有时一胎9只。一些幼狐常常因亲狐供给食物不足而死去,所以幼狐的成活率是不高的。刚出世的幼狐,体重只有100多克,时时发出哀声,嘴巴显露饥饿的样子,模样与狼、郊狼(产于美国西部草原)的幼仔相似,不同的是它的尾巴尖端有奇特的白色,这是北美洲犬科动物中唯一的显著标记。

赤狐的警惕性颇高,当它们的窝穴受到扰乱或危险时,亲狐的第一桩事就是很快将幼狐转移到新的地方。有一次,亨利博士无意中经过一个狐窝,他虽然没有发觉里面居住着一家赤狐,而母赤狐却看到了他,怀疑有人在威胁它们的家庭。一到深夜,虽然雄性赤狐外出觅食还未归来,但母赤狐为了“以防万一”,还是带着幼狐搬家了。第二天清晨,雄性赤狐高兴地衔着一只野兔回家,一进窝口,还连续地发出“wuk……wuk……wuk”的欢乐声,但却未见一只幼狐迎上来,这才感到了异样。它急忙放下兔子,用鼻子嗅闻遗留在地上的气味,终于明白了家里发生的事情,便循着母赤狐和4只幼狐的足迹,通过森林和灌木丛去寻找妻儿。而熟知赤狐生活习性的亨利博士,足足花了7天时间,才找到这一家子。

刚出生的幼狐,两眼紧闭,要过10~12天后才张开。出生后的两个星期内,幼狐生长缓慢,身体孱弱,加上栖息地天气寒冷,窝穴比较潮湿,所以母赤狐寸步不离,用自己温暖的身体紧贴幼狐,温暖着幼狐,母爱之情十分感人。在这段时间里,母赤狐的食物完全靠雄性赤狐供给。

断奶

幼狐出生后两个星期,体毛长得足以保持自己的体温,能够在窝外蹒跚而行,吮吸母奶。不过,它们的体毛与成狐不同,不是红色,而是沙灰色。这时,母赤狐虽然开始离窝猎食,但是还放心不下留在家里的儿女,继续从配偶那里得到一些猎物,而自己大部分时间仍呆在家里,履行母亲的职责,如同幼狐一起玩耍和打盹,为幼狐梳理体毛,清除其耳朵里的污物、舔腹股沟,吃剩余残食等等。

两个星期以后,幼狐生长加快,牙齿逐渐长出。到了第三个星期,它们开始学习吃食,像婴儿吃奶一样,轻轻地吮吸亲狐的身体,然后享受亲狐杀死的兔子血汁。由于幼狐食欲日增,亲狐捕猎活动频繁。一只母赤狐蹑手蹑足地潜近一只冒险出洞的松鼠,待松鼠发现后将要窜逃,母赤狐突然起跳将松鼠捕获。它兴高采烈地衔着猎获物凯旋而归,幼狐们闻讯向母狐迎来,迫不及待地争食。

在自然界,猫头鹰、老鹰、狼、郊狼等食肉动物是幼狐的主要敌害,它们常常会趁亲狐外出觅食之机,偷猎或杀害幼狐,不过幼狐的灰沙色毛皮与窝地的土壤色调一致,不易被敌害发现。

幼狐出生后5~8个星期,母赤狐要对它们断奶了。断奶并不意味着断绝母仔关系,亲狐仍继续为它们提供丰富的食物,如兔、家鼠、田鼠、松鼠、美国土拨鼠、小鸟、松鸡等。

亨利博士发现,在赤狐家庭里,似乎亲狐有这样一个给食规则:谁最饥饿或谁先乞食,就先给谁吃,然后挨次平均分配,毫无偏爱之心。其中雄性赤狐的主要职责,就是为幼狐供给大部分食物,直到它们出生后10个星期能完全独立生活为止。

亲缘

20余年前,英国著名生物学家W·D·汉密尔顿教授曾经特别指出“哺乳动物中个体之间亲缘关系的重要”这一点,在赤狐家族中确实表现出来了。在食物特别缺乏的情况下,除了亲狐为自己“儿女”捕猎喂食以外,还有一些“帮手”赤狐也会主动送食上门。这些“帮手”,绝大多数是比幼狐大一岁的“哥哥”“姐姐”,而且是呆在家族领地内、自己还没有生过“儿女”的赤狐。

“帮手”赤狐协助它们的亲狐喂养自己年幼的“弟弟”和“妹妹”,这对自己也有好处。例如,通过喂养吸取经验,有利于将来更好抚养自己生下的“儿女”,同时还可以继承它们亲狐的一部分领地。

汉密尔顿教授的“亲缘关系”理论还预言,在食物丰富的情况下,雄狐将同较老的雌狐,甚至自己的“女儿”进行交配繁殖,两方面雌狐在同一家族领地上筑窝,雄狐为两者生下的幼狐都供喂食物,雌狐之间也不会争吵,彼此和睦相处。

亨利博士在几年野外考察赤狐中确实目睹:当猎物充足时(有一年雪兔数量达到高峰),两只雌性赤狐在同一领地上建窝,两窝相距仅几百码,窝内都有幼狐。一次,两只雌性赤狐还呆在同一个窝里,彼此友好相处,一只雄性赤狐为所有幼狐猎食喂养。

在同一窝幼狐中,彼此并不是完全平等,常常有强者与弱者、统治者与从属者之分。幼狐出生后大约25天的时候,同胞之间开始冲突,有时争斗得十分凶猛,似乎没有什么同胞手足之情。如果亲狐供给它们的食物不足,争夺会格外激烈。

通常,同一窝幼狐,不分性别,个体最大者为统治者或强者,它用武力从其他幼狐中掠夺食物。幼狐中的统治者,由于吃得饱、吃得好,当然长得特别健壮;而处从属地位的幼狐,因受欺挨饿,长得瘦小,甚至死亡。令人惊奇的是,原先的“给食规则”不再存在。面对幼狐之间为食物而产生的争夺和等级的产生,亲狐袖手旁观,不予干涉。

弱小的幼狐因得不到亲狐的保护,只好蹲伏下来,慢慢地向正在进食的、占统治地位的幼狐匍匐而近,同时疯狂地甩动尾巴,发出求乞的哀鸣声,甚至嗅舔它的嘴角。这时,占统治地位的幼狐会产生两种不同的反应:一种是发出怒叫,吓得弱狐立即逃开;另一种是作怜悯状,施舍一点残食给弱小。

自立

到了6月中下旬,幼狐可以长到成年赤狐的三分之二大小,身上出现鲜明的与亲狐一模一样的红色毛皮。此时,亲狐开始很少返窝,供给幼狐的食物也明显减少。即使供给,幼狐也很快吃尽,因为它们的胃口增大了。为了弥补这一不足,亲狐带着幼狐外出觅食,既教导它们捕猎本领,又让它们就地饱食,然后回窝。幼狐回窝以后常常溜出,徘徊在窝附近,吃野果、捕昆虫。有时候,2~3只幼狐一起突然袭击小动物,由于捕猎技术不高,十有九空,偶有所获,便坐地分赃。

9月开始,雄性小狐已性成熟,“父子”竞争雌性的矛盾逐渐尖锐起来,抢公更不可避免,于是“儿子”们开始离窝出走。它们朝着一个方向长途旅行,直到发现了满意的领地才停息下来,新建家庭,一般不会重返故土;而“女儿”在娘家可以住到12月,如果食物丰富,可以延期,只是必须自力更生,父母亲是绝不会再供养它们了。

杀过

赤狐主要以鼠类和野兔等为食,偶尔也会窜入村落偷食家禽。

据说在美洲和欧洲农村,赤狐会在夜间闯入家禽棚舍,把农家饲养的鸡、鸭统统杀死。例如,荷兰有一位动物行为学家,曾在农村鸡舍旁守夜观察,目击一只赤狐跳进鸡舍,大约在10分钟的时间内,把鸡舍中的12只小鸡全部杀尽,最后仅带走1只。赤狐还常常在暴风雨之夜,闯入黑头鸥的栖息地,轻而易举地把数十只鸟逐个咬死,竟一只不吃,一只不带,空“手”而归。动物学家称赤狐的这种行为叫“杀过”。

赤狐为什么要“杀过”呢?科学家的解释也不一致。一些动物学家认为,“杀过”是凶猛的食肉动物残忍好杀的本性,不仅在陆地猛兽中有,在海兽里也有,如虎鲸群冲入海豚或海狮群后,几乎可以使对方“全军覆没”。另一些动物学家反对上述解释。他们认为,即使是凶残的食肉动物,它们的杀过行为也是偶尔的,并非每次捕猎都是杀过的。这种杀过行为是由于它们接近猎物时,受到被害动物的惊吓或被害者窜逃的刺激而引起的,不是它们的残忍好杀的本性所决定的。然而,较多的动物学家认为,杀过的成因不能一概而论,对动物的杀过行为要作具体分析,有的动物是出于本性,有的动物却是受到刺激而引起的,也可能两种原因兼而有之。看来,以上对动物杀过行为的解释,尚属于推测,缺乏科学的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