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静的袋鼠家庭

不平静的袋鼠家庭

雄袋鼠突然失踪

1500年,博物学家文森特·耶内斯·平宗在南美洲首先发现了有袋动物——负鼠,从而提出了“有袋动物”这一概念。一个世纪之后,科学家在澳大利亚发现了许多奇特的有袋动物,使这个国家名扬四海,人称“有袋类之国”。今天,澳大利亚的动物学家继续在寻找、探索、揭开有袋动物之谜。

20多年前,在澳大利亚的布里斯班附近的一个雨林地区,捕捉小型哺乳动物的学生们,见到许多棕袋鼠。这种奇特的袋鼠,体重很少超过50克,外貌活像一只鼩鼱:尖尖的吻部,几对锋利的门牙,数排尖锐的颊齿。雄性的阴囊不长在阴茎之后,而长在阴茎之前。雌性腹部的育儿袋与一般有袋动物不同,不能关闭,而是开着口,好像一只没有盖子的大杯子,因而里面装的整窝小棕袋鼠都能被人见到。雨林地区生长着大量陆栖小蛭、昆虫和蜘蛛,这些都是棕袋鼠的主要食物。

棕袋鼠长相奇特,学生们都颇感兴趣,前后花了几个月时间进行跟踪观察,终于发现棕袋鼠有一个十分奇怪的现象:一到9月末,雄性棕袋鼠全部突然失踪。这是为什么?

新婚燕尔命归天

不久前,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动物学讲师安德鲁·科伯恩和莫纳希大学动物学副教授安东尼K·李,根据学生们提供的线索和情况,到现场查找棕袋鼠突然失踪的原因。

雄性棕袋鼠为什么都在9月末突然失踪?他俩对9月底前棕袋鼠的行为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原来,雌性棕袋鼠的发情期几乎在同一个时期,也就是9月中下旬,它们的交配期为3个星期,而排卵期仅在最后的一个星期。但是雄性精子能在雌性体内储存2个多星期,所以雌性在发情初期交配的精子在排卵时仍然有效。同时,在雌雄棕袋鼠交配之后,人们在雨林中发现大量雄性棕袋鼠的尸体。这些事实表明,雄性棕袋鼠是在交配后死亡的。

为什么雄性棕袋鼠会在婚后死亡呢?开始,这两位动物学家分析:平时,棕袋鼠新陈代谢旺盛,需要摄取大量食物,可是一到繁殖交配季节,雄性棕袋鼠极少捕食,估计它们是饿死的。最后,他们对雄性棕袋鼠作了病理解剖,发现它们肠胃溃疡和免疫系统受到抑制,这两种病变与动物过分紧张有关。进一步的检查表明,雄性棕袋鼠在繁殖交配季节里,糖皮质激素(应激激素)达到极度水平,包括实验室里孤独的雄性动物也是如此。但是,实验室里雄性棕袋鼠的寿命要比野外的雄性棕袋鼠来得长,这可能是交配季节的辛劳迫使野生雄性棕袋鼠处于紧张状态。不过,糖皮质激素能使体内蛋白质转化为葡萄糖,而葡萄糖又给在交配守夜的雄性棕袋鼠提供了所需的能量,所以较高水平的糖皮质激素可能对它们是有益的。但是,雄性棕袋鼠在交配后毕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类似的激素变化,也发生在太平洋鲑鱼的产卵期中。由于交配时体力消耗很大,鲑鱼在此后也死了。

驱儿留女为那般

棕袋鼠和暗黑袋鼠都在树洞里筑巢。它们很讲卫生,巢一般分垫有树叶的“卧室”和与之隔开的“厕所”组成。母袋鼠一胎所生的幼仔可多达10只,怀带哺乳幼仔约1个月,以后将幼仔留在巢中,自己就开始外出觅食,断断续续地回巢喂奶。

幼仔断奶以后,母袋鼠就将儿子驱逐出家门,留下女儿。通常,容忍全部女儿留在巢中,让它们在出生地度过一生;儿子却被驱逐出巢,远离巢区400米以外。

雄性袋鼠为什么被驱逐出巢呢?长期以来人们比较容易接受的一个看法是,雄性哺乳动物不能容忍与它们的儿子竞争配偶,所以儿子被驱逐出巢。可是,这对年轻的雄性袋鼠是不符合事实的,因为它们的父亲在它们出生之前已经死亡。因而,科伯恩和安东尼提出了这样一个新理论:年轻的雄性袋鼠被母亲逼迫离巢,互相交换群体,可以防止兄妹或姐弟近亲“通婚”,这样有利于袋鼠的种族繁衍。

不久,被驱逐出巢的年轻雄性袋鼠,相继建立起各自的永久性的摄食分布区,每个区约有10个平方米。这些分布区交叉重叠,不是真正的领地。从遥测技术提供的信息来看,一些年轻的雄性袋鼠会集居在同一棵树上的同一部位,特别在交配繁殖季节里,它们集居的数量更大,形成了一个声势浩大的“争雌场地”,等待着雌性袋鼠上门成亲。这一现象在鸟类中相当普遍,但是哺乳动物中即使有,也是极为罕见的。

在哺乳动物中,每当交配季节,几乎都是雌性吸引雄性,难道唯独雄袋鼠是例外吗?科伯恩和安东尼通过遥测技术发现,在袋鼠交配期第一个星期的某晚,一只雌袋鼠突然离开自己的摄食区,快速跑到雄性密集的巢地——“争雌场地”,花了一个小时同它们呆在一起,然后离开,重新返回原地摄食。这只雌袋鼠至少隔一天去“争雌场地”一次。在交配期的最后几天内,出现了一场戏剧性的变化:雄性暗黑袋鼠的活动仍限制在密集的群巢,但是它绝望地从一个巢奔向另一个巢,可能是为了寻找一位愿意与它交配的对象。这时的雄性棕袋鼠的行为十分疯狂,它们四出寻找配偶,连食物也不吃了,体毛和牙齿脱落了,体重减轻了三分之一也在所不惜。雌性袋鼠对雄性袋鼠的狂奔乱跑置之不理,它们选择一个既无雄性又无其他雌性上门的巢安身。这说明雌性袋鼠虽然来到雄性袋鼠“争雌场地”物色新欢,但却有着自己的择偶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