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王国里的歌手

动物王国里的歌手

在和风送暖、万物争荣的春天,在神秘的动物王国,不仅是一个绚烂多彩的天地,也是一个美妙动人的音乐世界。

传说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小的时候,很喜欢在野外森林聆听大自然美妙的音乐。林子里鸟儿的婉转鸣啼使他留恋;树梢头蝉儿热烈的恋歌使他沉醉;池塘边的青蛙以及蟋蟀、螽斯等的合唱更使他着迷。后来,他创作了举世闻名的《田园交响乐》。

那么,这些“音乐家”是怎样发出种种动听多变的声音呢?是不是也像人类一样,由气流通过咽喉里的声带,引起振动而发出的呢?在它们之中,鸟儿与青蛙和人类倒有些相似。

鸟儿的发声器叫“鸣管”,也是长在喉咙里头。鸣管里有像薄膜一样的韧带,当它们啼叫的时候,气流通过鸣管振动韧带,歌儿就“唱”出来了。为什么一种鸟儿唱的是一种调呢?大家都听过音乐,知道长萧发出的声音比较低沉、柔缓,而短笛发出的声音却很尖锐、急促。可见,鸣管的长短、嘴巴的形状和鸟儿的发声很有关系。小巧的黄鹂和麻雀的“鸣管”都很短,尖尖的小嘴巴唱着清脆、悦耳的曲子,使春天的早晨显得更加清新;而长脖子、扁平嘴巴的大雁唱起歌来音韵修长、低回,引起古代诗人们悲凄的秋思……人们还可以修剪八歌的舌头,训练它模仿人的声音呢。一般说来,鸟儿每次啼鸣,总有一个含意完整、表达明确的内容。这样一个内容最少发出10个音节,最多可以发出100个以上的音节。音节越多,鸣声也就越好听。有的鸟儿,每次啼2秒钟,就要停顿一下;有的啼鸣可达20秒钟左右;也有的能连续不断大放歌喉。

青蛙的发声器则是长在嗓门里的一对粘膜褶襞,也叫声带。它那圆鼓鼓的大肚子里头还有一个气囊能起共鸣作用。当它瞪着眼睛,鼓着腮邦子唱起来时,“歌声”通过气囊的共鸣变得格外洪亮,几百米外都能听到“聒聒聒……”的和声。

蝉、蟋蟀、螽斯……这些昆虫和人类的发声就完全不一样了。它们的喉咙里根本没有声带这类的发声器官,也不是用嘴巴来唱歌的。它们靠身体上特殊的“乐器”奏乐,而且,只有雄的昆虫才独具这个本领。

蝉的“乐器”长在肚子上,结构非常精细,两边各有一个白色的,圆而大的薄膜,叫音盖,很有弹性。音盖下面长着像鼓皮似的听囊和发音膜,和身体里十分发达的声肌紧紧相连。当发音膛内壁肌肉收缩振动时,蝉就可以发出“喳喳喳”的声音。这单调细小的声音通过气囊的共鸣作用,再加上折膜和镜膜也跟着一起振动,就变成了嘹亮、高吭的“知了,知了”的歌声了。

蟋蟀、螽斯的“乐器”与蝉又有些不同,它们的“乐器”不是长在肚子上,而是靠着双翅相互摩擦来“奏乐”的。如蟋蟀,右边翅膀基部下表面有一条横脉,上面长着许多小齿,像一把小小的袖珍锉力,称为音锉。在右翅膀上表面则形成尖尖的摩擦缘,叫刮器。当它“奏乐”的时候,右翅急剧地叠在左翅上面又马上分开,通过音锉和刮器的相互摩擦,发出了“”的声音。螽斯恰恰相反,是左翅叠在右翅上发出声的。它们的抑扬清越的小夜曲使黑夜显得更安谧迷人。

人们常把浩瀚的大海比作静静的世界,其实,海洋并不平静,这里有许多“歌手”和“乐师”,无时无刻不在演奏着美妙动听的音乐。

鱼类学家的研究证明,几乎每一种鱼都有其独特的语言,发声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如有的鱼在吞水时从喉咙里发出声音;有的鱼在呼吸时发出轻轻的咻咻声;有的鱼则由于流动时胸鳍的骨刺急剧振动胸鳍下面的皮而发声。大多数鱼的发音器官是由鳔、肌肉和脊椎骨组成的。

这些鸟儿、虫儿、蛙儿、鱼儿的歌声不是为了启发音乐家的灵感,也不是为了表现它们自己的音乐才能,而是为了生理上和生活上的某种需要。穿云的山雀、绕梁的燕子,它们的清脆多变的鸣叫,主要是为了招呼掉队的伙伴和报告突然发生的敌情。昆虫的发声,主要是为了寻求配偶,比如蝉,当雄蝉振动翅翼“奏乐”时,听觉器官非常灵敏的雌蝉往往就能从很远的地方顺着音响飞去找它。有人曾做过这样有趣的试验:把录有蝉鸣的录音带放在一棵树下播送,它们以为真的有雄蝉在召唤哩!居然顷刻就引来了雌蝉绕树飞旋。

当鱼类发出声音,或风吹水面、石块落水以及其它生物游近鱼体时在海洋里都会产生微弱的声波。这声波扩散出去,都能被鱼的听觉器官或感觉器官听到、感觉到,鱼类就是依靠对声波的反映来辨别周围的障碍和敌人的。我们还不能确定是不是所有鱼类发出的声音都有一定的作用,但至少有些鱼的声音是有特殊作用的。如在水面可听到20多米深处黄鱼发出咕咕的叫声,可能黄鱼就是利用这种声音来召唤同伴,形成鱼群的。

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音响作用被广泛利用到渔业上来。如在船上装置一种特殊的仪器——水底录音机,在航行时就可以听到各种鱼类的声音。把这些声音记录下来,加以研究,便可以判断船的附近有什么样的鱼类,以及鱼群的大小,从而迅速找到渔场,进行捕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