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蟋蟀为什么会成为

雌蟋蟀为什么会成为“知音”?

人们常说蟋蟀是振翅鸣声。实际上蟋蟀的确没有真正的发音器官,它的所谓发声器官是由复翅特化而成的。它的前翅较厚,成为复翅,复翅内侧的发声器互相摩擦,就会引起复翅振动而发出响声。

雄蟋蟀通过翅翼进行歌唱,雌蟋蟀会循声追踪到它们的跟前。早在1913年,为了弄清蟋蟀的这种求偶行为,有位维也纳的中学教师约翰·里根做了一个实验,他设法使雄蟋蟀的歌声通过当时刚发明的电话传给雌蟋蟀听。这一实验获得了成功,当电话中传出雄蟋蟀的“……”声时,雌蟋蟀就爬到了电话筒前面。这就证明雌蟋蟀确实是听到雄蟋蟀的鸣声“应召”而来,排除了是由非听觉刺激(如化学信号)引起雌蟋蟀反应的可能性。

那么雌蟋蟀究竟是怎样听到这种“……”的声音呢?现代电子学和生理学的深入研究为早日解开这个疑谜提供了一定的数据。

联邦德国塞维森市马克思·普兰克行为生理研究所的科学家曾对一种欧洲蟋蟀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当雄蟋蟀举起的两翅翼合拢时,便共同摩擦发生频率约为5千赫(每秒5000周)的短暂振荡。其结果是每次翅翼合拢时会发出一串几乎由5千赫纯音组成的脉冲,可以持续15~20毫秒。通常这种声音非常响亮。而翅翼重新分开时则不产生声音。但是在间隔约35毫秒后,两翅翼随即又合拢而发出音节,频率为每秒30音节左右。最常听到的雄蟋蟀发出的“……”声是一个4音节串,随后又出现一短暂的沉寂,通常是每秒重复2~4次。

生理学的研究表明,蟋蟀的听觉器官与人类的听觉器官结构大致相似;一个声音通过传导系统(包括鼓膜,也称鼓室)使一系列的听觉感受器细胞兴奋,后者再使听神经元兴奋。但是蟋蟀的耳朵是长在两前足的膝部下面。在这里每一胫节的表面上有一对鼓膜,这对鼓膜的下面排列着55~60个听觉感受器细胞。听觉感受器细胞发出的神经轴突向上延伸到腿而形成神经束,也就是听神经。延伸的终点是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前胸神经节。用电子仪器记录到的雌蟋蟀听神经所显示的电活动证实,雌蟋蟀听觉感受器细胞对空气传播的声音作出反应,其频率范围在3千赫到超声频(相对人类听觉而言)之间。显然,雌蟋蟀大多数感受器对5千赫左右的声频能有最好的反应,而这种频率似乎正好是雄蟋蟀求偶鸣唱的载波频率。

声学科学家认为,雌蟋蟀面临的问题,就是两只长在前足的耳朵,彼此相距只有1厘米左右,而频率为5千赫的纯音的波长却有7厘米左右。如是这种情况,那么从任何一个声源到达两侧耳朵外表面的声音之间的强度差异至多只有几分贝,这样的微小差异,不足以引导雌蟋蟀找到求偶鸣唱的雄蟋蟀。很明显,这是雌蟋蟀身上的气管系统使得两耳之间的声音差异明显增大,而这种增大是通过气管内传播时间、共振和相移等的消除以及加强相交替的波浪现象来实现的。很可能是共振频率接近于雄蟋蟀求偶鸣唱载波频率的气管系统经过进化而成了一种定向的听觉的辅助器官。然而关于蟋蟀气管对听觉所起的辅助作用的机理至今仍是一个无人鲜知的谜。雌蟋蟀的这种对求偶鸣唱的追踪,现在仍然是昆虫行为学、神经生理学,以及近代声学共同研究的课题。

(曹关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