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蜍的记忆基础是什么

蟾蜍的记忆基础是什么?

蟾蜍,俗称为癞蛤蟆,是捕虫能手。由于它们外形丑陋,肤色黄黑,还长有许多小疙瘩——疣,惹人讨厌。虽然它们分布极广,但人们对它并不是了如指掌。

例如,为了繁殖,冬眠以后的蟾蜍会集体向池塘进发,有时这一征途竟有几百米之远。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如果蟾蜍在进发途中遇到了其他池塘,它们并不会就近跳入这些池塘产卵繁殖下一代,却偏向既定的池塘艰难地爬去,尽管这对于怀卵而腹部隆胀的母蟾来讲,要完成这一征途是十分艰难的。

最近,日本早稻田大学教育部石居进教授等人组成的科研小组,通过有趣的实验证实,尽管蟾蜍是低等的两栖动物,可是怀卵的母蟾偏向既定的特定池塘艰难进发,是它们存在非凡记忆力的一种表现。因为蟾蜍进发的产卵之塘,恰恰是它们前辈的产卵之地,即这些临产母蟾的出生之地。

实验的地点在东京近郊的几个繁殖池塘。将母蟾的背部做上记号,观察它们是如何向繁殖池塘进发,产卵之后又如何离塘返回的。其结果表明,几乎所有的往返路程是一致的。有趣的是,初夏后长出四肢的小蟾蜍,也会以同样的路线离开池塘,爬向陆地环境。

蟾蜍的记忆基础是什么?按照传统的医学生理常识,记忆的基础是高级思维,记忆不仅是储存信息,而且是整理信息,以便能输出信息,为此人们将记忆视为人类的特有功能。对于动物之中的某种记忆功能,学者往往以“本能行为”或“条件反射”而进行含糊的解释。

三年前,美国密执安大学心理学家第一次向外证实,某些动物与人类一样存在着思维,甚至推理能力。老鼠走出迷宫图,就是一个很简单的实验证明,这种思维同样是老鼠的记忆基础。但是千篇一律将人类的记忆基础——思维强加于各种动物又是不妥的。例如,海龟能正确无误重复前辈的路线去产卵的记忆基础是气味;蟹群爬在前辈产卵的路线上去大海产卵的记忆基础是行星与地磁的定位。

为了考察蟾蜍的记忆基础,石居进教授等人又做了一个别开生面的实验:将临产的蟾蜍安放在繁殖池塘对面稍远一点的地方,母蟾就再也不会巧妙地反过身来向后转向此池塘行进,它们迷失了方向。这个实验否定了蟾蜍的记忆基础是特定池塘的特定气味,也不是行星与地磁的定位。因此,有关蟾蜍记忆之谜有待进一步探讨,以揭开动物记忆基础的新机制。

(张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