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世纪末大熊猫会绝种吗

本世纪末大熊猫会绝种吗?

大熊猫,既有惹人怜爱的外表,又有古老神秘的身世,它们具有其他动物所无法比拟的魅力。然而,天灾人祸,使素有“活化石”之称的大熊猫种群日益衰落,它们的命运岌岌可危。

大熊猫的栖息地正大面积向西退缩,且彼此分割,植被单一,一挨竹类开花等天灾,它们便毫无回旋的余地,饥饿、疾病的袭扰使熊猫的死亡率大幅度提高,苟活的幸存者也多因发育不良而导致幼体延缓生长,成体不育。这便是目前大熊猫面临的严酷现实。

“大熊猫种群的自然萎缩必然导致其在本世纪末趋于绝种。”这是在国内外科学界流传的一种悲观论调。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及古人类研究所的裴文中先生根据“每一个古生物的小分支,体型都从小到大,达到最大体型后又逐渐缩小,在体型缩小的阶段中,这一分支绝灭了”的体型增大定律,就大熊猫的化石种和现存种进行了比较研究。他发现,大熊猫的体型在更新世早期很小,为原初种;至更新世中晚期逐渐增大;现代大熊猫的体型比更新世晚期要小一些,表现了大熊猫的体型由小到大,再缩小的发展史,说明大熊猫现存种的种群正处于演化过程中的自然衰亡阶段,一旦环境发生不利的变化,外因就通过内因起作用,从而加剧了它们的衰亡。我们目前采取的抢救措施,只是为延缓大熊猫走向衰亡的一种努力。

针对裴先生的观点,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朱靖和龙志先生做了大量工作,他们在精确度量大熊猫的头骨后发现,化石种的体型并不大于现存种,现存种并没有处于逐渐衰亡的阶段,至今,大熊猫的演化发展史仍未反映出符合“小—大—再小”模式的迹象。

同时,朱靖和龙志先生又就大熊猫的分布、食性和繁殖作了一系列的研究。首先,他们认为,数百万年以来,大熊猫的种群繁衍是昌盛的,分布是广泛的,它们经受住了严峻的生存竞争而延续至今,在同一时期的其他动物物种却早已消逝,这充分表明大熊猫的生物学特性在自然选择历程中处于一定的优势地位。当然,近1、2千年,大熊猫的分布开始大面积向西退缩,尤其是近1、2百年,这种退缩更为急剧,但这与以百万年计的大熊猫繁衍史相比是十分短暂的。由此可见,大熊猫并没有早早步入衰亡的行列。其次,大熊猫虽以竹类为主食,但也能摄食其他植物,包括人工投喂的各种食物,大熊猫的食物可谓相当宽广。它的牙齿咀嚼面的特征表现出它的多食性,所以,大熊猫并不是高度特化的单食性动物,仅此,就为其种群增加了无限的生命力。再次,大熊猫繁殖率低、死亡率高,是其种群发展的两大制约因素,可事实上,这些并未限制其种群的广泛分布和数量增长。正如上海科技大学的陈远飞先生所说,倘若大熊猫的繁殖象在动物园中那样困难,恐怕早已灭绝了。野外考察的结果表明,大熊猫在栖息地环境较好的条件下,其繁殖力并未衰退,种群增长状况尚属正常。因此,在演化过程中,大熊猫的生物学特性能够承受自然选择的压力,它们目前迫于临危状态主要是人类活动半径的扩大使其适宜的可栖地迅速消失所致。

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研究所的夏武平先生着重研究了大熊猫的种群年龄结构,估计目前熊猫种群中有35%的个体具有繁殖能力。但其种群的年龄结构有个特点:青年个体、少年个体、幼年个体的数量逐级递减,若干年后成年个体也会减少。繁殖群体的减少必然导致种群数量的下降,大熊猫将处于更严重的濒危状态。

大熊猫研究中心主任胡锦矗先生在大量研究工作的基础上认为,大熊猫种群正在步步逼近灭绝的深渊,如果人类的破坏活动进一步加剧,大熊猫必遭灭顶之灾。但若即时改善目前大熊猫栖息地的分割状态,把点状连成岛状,把岛状连成片状,大熊猫的种群就能逐渐稳定并有所发展。

大熊猫叵测的命运仍是科学家们争论的焦点,各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牵动着大熊猫种群的兴衰,是存?是亡?这是个悬而未解的谜。

(王继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