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身上会进化出轮子来吗

动物身上会进化出轮子来吗?

轮子是人类发明的最有效的陆上交通工具。据测定,骑自行车依靠人力驱动轮子前进,是当今世界上效率最高的交通方式,其效率比喷气式飞机高5倍,比奔跑的狗或飞翔的鹦鹉高15倍,比飞爬的蟑螂高400倍!

轮子的效率既然如此之高,那么,动物在漫长岁月中可以进化出各种高效率的器官,为什么偏没有进化出轮子来取代它们那效率并非很高的四肢呢?同样可以问,为什么鱼类在水中靠鳍游泳,没有进化出象轮子那样高效率的螺旋桨推进器呢?

这问题初听起来好象颇可笑,然而,仿生学告诉我们,千百万年的生物进化要比人类有限的几千年里的技术发明高明得多。例如,萤火虫的萤光胜过电灯,鹫和鹰的滑翔超越滑翔机,而章鱼、乌贼的喷流式推进器使得任何喷气飞机相形见绌。那么,为什么动物身上没有进化出高效率的轮子来呢?

这就是动物进化研究中有名的“RRR”难题。不少科学家冥思苦想,企图解开其中奥秘。

一些动物学家认为:动物身上的细胞是活细胞,它们必须通过血管与心脏相联,通过神经受中枢神经系统支配。而轮子必须能转动,由活细胞组成的轮子一转动,势必会把血管神经缠绕起来,妨碍其功能。然而这种说法很容易被驳倒。我们知道,动物身上除了活的细胞组织,还有一些具有一定功能的死组织。例如人的指甲、动物身上的蹄、角。活组织不能进化成轮子,为什么死组织不进化成轮子呢?为什么老鼠不长出旱冰鞋似的死骨组织?为什么猫不长出可以伸缩的爪轮?

人们从动物身上难以找到答案,转向从动物和生活环境的关系中去寻找答案。美国芝加哥大学解剖学家拉巴比拉长期以来研究RRR难题,他从动物与生存环境的联系,从人类技术发展的历史来认识这一难题,提出了新的学说。

拉巴比拉认为,尽管从能量利用的效率来说,轮子比腿优越,但是步行也有许多轮子无法比拟的优点。在野生环境中,大多数动物没有轮子比有轮子更有利,而人类虽然在几千年以前就发明了轮子,直到今天,人类也只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才使用轮子,不可能放弃步行。他认为这是由于以下3方面的原因决定的:

1、轮子仅在坚硬平整的路面上才有效。用工程技术的术语来说:滚动阻力随着路面变软或凸凹不平而增加。人类发明的轮子依赖于人类自己铺设的道路,而自然界并没有为动物准备平整坚硬的行驶轮子之路。

2、轮子常会遇到路面上的垂直障碍,例如骑自行车从马路驶上人行道边缘台阶时会遇到困难。美国国家宇航总局在设计登月车时,曾经花很大力气研究克服月球表面的垂直障碍问题。一般说来,轮子要爬上高度与轮直径相等的垂直障碍是几乎不可能的。自然界垂直障碍极多,动物依靠腿可以上爬下跳,而如果依靠轮子就无能为力了。

3、自然界还有许多空间障碍,象树木、石块等,会阻挡轮子的滚动。

由此拉巴比拉认为,在自然环境中,腿对动物来说比轮子更优越,所以陆上动物没有进化出轮子来。

这一学说提出之后,同样受到不少诘难。自然界虽然没有为动物准备可供轮子行驶的路面,但是毕竟还有一些轮子可以行驶的生态小环境,为什么动物不进化出象食肉兽的利爪那样可以伸缩的死组织,例如“爪轮”,可供在适合的环境中使用,而不适用轮子的环境依然靠腿步行?这种“腿轮并用”的模式在动物世界可以找到先例,例如穿山甲就会变成一个大圆球从山坡上滑下来,而平时也用腿行走,只不过它是依靠全身滚动。那么,为什么多数动物不朝着“腿轮并用”的方向进化,在身上进化出轮子来呢?

更令人感兴趣的是,如果动物仅仅是因为环境原因没有进化出轮子来,那么,几千年来,人类的活动已经使得陆地上的面貌大为改观,今天,纵横交错的公路已经遍布地球上的几乎每一个角落。按照生物进化的理论,生态环境的改变会加速动物的进化。当一种新的生态环境形成出现并可能为生物所利用时,总会有一些生物迅速进化出适应的手段来占据这一小环境。由于人类改变了环境,今后,动物身上会不会进化出轮子来呢?若干千年以后,人们是不是将会看到进化出溜冰鞋那样的轮子器官的老鼠,进化出可以伸缩的爪轮的猫、狗,在高速公路上飞速前进,和汽车并驾齐驱呢?

拉巴比拉和其他研究者都无法回答这一问题。动物身上会不会进化出轮子来?这仍然是一个扑朔迷离的动物之谜。

(周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