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虫耐饿

臭虫耐饿

你也许早就吃过臭虫叮咬的苦头了。傍晚,当你伏案写字的时候,臭虫从桌椅缝里跑出来,刺蜇一下,你感到痛痒的时候,它早溜啦。夜里,臭虫从墙壁、床褥里跑出来,偷偷地吸血,你不断地翻身搔痒,弄得无法安眠。

一般人是不会喜欢臭虫的。可是,科学家却乐于研究臭虫的生活内幕,想从一些有趣的现象中得到启示。

臭虫种类不多,约有三十多种,大多寄生在鸟类、家禽和蝙蝠等小动物身上。吸人血的臭虫有两种:温带臭虫和热带臭虫。科学家认为,从人类穴居的时代开始,臭虫就由蝙蝠传给人类,再跟着人类一起迁移到屋子里。最早,臭虫是有翅膀的,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翅膀用少了,慢慢退化,现在只留下一点痕迹——翅基,所以它还是属于半翅目昆虫。

臭虫是怎么生活的呢?臭虫长约四毫米,体扁椭圆形,红棕色,头小,有鞭状的触角和刺吸式的口器。臭虫的口器刺进皮肤以后, 先排出唾液,这种唾液使血液不易凝结,以便于吸血。正是由于这种毒液的刺激,使皮肤形成个红肿块,过一会儿,令人痛痒难熬。

臭虫的唾液是怎样排出来的呢?科学家发现,臭虫体内有一具独特的“活塞泵”。原来,臭虫的唾液腺平时被一枚角质的活塞关闭着,当臭虫吸血而牵动肌肉的时候,活塞开启了,唾液就自动沿着活门进入口器。吸血停止,那活塞又恢复原状,唾液的分泌就自行停止了。

臭虫十分贪吃,吸血的本领惊人,瞬息间,就能饱餐一顿,马上变成一个大腹便便的“吸血鬼”。它每次的吸血量往往是自身重量的一二倍,一只臭虫不过二三毫克重,可是它吸的血多到七毫克。

臭虫能忍饥挨饿,生命力很强。当臭虫饱餐一顿以后,可以几天不吃,一只小臭虫能饿上七十天不死,一只大臭虫可断食七个月照常生活。在冬天,它饿得“骨瘦如柴”,胸脊几乎贴在一起,变得干瘪了,可还活着哪!只要温度、湿度增高,它又苏醒过来,继续充当“吸血鬼”。

冬天,臭虫躲在缝隙里过冬。因为,冬眠以前,臭虫从人体血液中吸取的丰富营养物质,完全可以满足臭虫过冬时的消耗。臭虫在越冬阶段处于休眠状态,新陈代谢作用也很微弱,消耗的养分很少。

春天,臭虫开始活动,到了夏天,活动最猖獗。臭虫一生产卵几百粒,几天之内就能孵出小臭虫。小臭虫再经过五次蜕皮,变成大臭虫,大、小臭虫的相貌、习性和食性几乎一模一样。臭虫如果能经常吸到血,就可活上四年。臭虫吸血以后,在体内合成一种“蜕皮激素”,使小臭虫能及时蜕皮、成长。不久前,经过科学家验证,臭虫跟跳蚤、虱子、蚊子等虽然都是可恶的“吸血鬼”,可是,臭虫跟它们不同,它不是病原体的“媒介者”。

臭虫的臭味是从哪里来的?

原来,臭虫身上长有独特的臭腺,能分泌出一种特殊气味的液体,真是名实相副。这种气味是臭虫之间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既是求偶的信号,又是无声的“警报”。臭虫如果遇有险情,立即释放出臭味,告诫同伙赶快躲起来,其他臭虫得到了“警报”,很快地钻进缝隙,逃得无影无踪了。

臭虫喜欢群居,常常成群结队从这间屋子爬到另一间屋子,到处繁殖。它们还借助衣服、行李、箱柜,乘坐现代化交通工具“旅游”世界各地,扩大“地盘”,到处吸人血。

消灭臭虫的办法很多。

我国古代,用等量的菖蒲、葱、浮萍研成粉末,撒在床褥下,也用百部根来烟熏杀灭。臭虫不耐热,用沸水浇杀,效果很好。用千分之一的敌百虫和敌敌畏溶液喷洒,效果也好。每年在地板上打蜡几次,臭虫也会在屋子里销声匿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