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爱护我们的心脏

作为生命之泵的心脏,工作是非常繁重的。如果作一点粗略的计算,就可看出。

以成年男子静息时每分钟心搏70次,大约排出5升血液来推算,则:

1小时排出血为:5升×60=300升

1天排出血为:300升×24=7200升

1年排出血为:7200升×365=2628000升

70年排出血为:2628000升×70=183960000升

这70年的岁月,不是都处于静息状态,要为工作、生活而奔忙,也许还是繁重的体力劳动,也许还经历紧张的战斗等等。一生输出的血量是如此之多,就靠这拳头大(人的心脏的相对于人握拳的拳头大小)的心脏,有节律地搏动。

任何因素对心脏规律性活动的干扰,任何对心脏活动的损伤,都是危险的,甚至是致命的。统计资料显示,美国死亡总数的38%左右是由于心脏病造成的,这个数字远远超过令人谈虎变色的艾滋病。在我国因心脏有关的疾病而致死的百分比也正在提高。

爱护我们的心脏吧!

1.性命攸关的冠脉系

心脏不停顿地搏动,心肌需要氧和营养物质的供应和排出二氧化碳及其他代谢产物。不要以为心房、心室中充盈着血液,就能滋养心肌,心房、心室的内壁的光滑、坚韧,保证心脏不停地搏动。实际上心脏需要另外有一套动脉、静脉以及深入心肌的毛细血管来保证心脏的正常活动。这就是冠脉系或叫做冠状循环。

来自左心房心血(肺部回来的含氧丰富的血)通过房室瓣进入左心室,心室收缩,房室瓣关闭,血不能回流心房而压入了主动脉,并冲开了动脉瓣。在刚刚超过动脉瓣的部位就分出了主动脉的第一个分支,旋即分为两支称为冠状动脉,走行于心脏表面,并绕过心脏向下延伸分成许多小动脉,进入心肌各处的毛细血管脉。冠,是帽子,主动脉在心脏的上方,冠状动脉包绕心脏而下行,恰如帽子一样,名字由此而来。

于是心肌能及时获得氧和营养物质的供应。心肌毛细血管网,汇集成小静脉,再经根冠状静脉,直接注入右心房。也就把二氧化碳及其他废物带走了。

凡是妨碍冠脉系特有作用的东西,对身体必定有剧烈的并常常是致命的影响,遗憾的是冠脉系的机能特别容易失常。

首先是由于冠状动脉的位置,它分支于主动脉的起始处,血压很高,连续不断的高压,冠状动脉管壁的弹性降低,如同用久了的一根橡胶管,使通过的血流量减小,而减少了心肌的氧气供应。这属于冠状动脉的衰老。机体的任何组织器官都会衰老的,但要防止过早的衰老。对心血管来说,尼古丁和乙醇的刺激,都对血管有害,特别是冠状动脉。尼古丁含在烟草中,乙醇含于各种酒精饮料。吸烟、酗酒对青少年稚嫩的血管损害更大,应该特别注意。

其二是脂肪沉积物常常积累于冠状动脉的内壁而使其内径缩小,从而减少了通过的血量,在紧急的时候,心肌的氧气供应不足,使人发生剧烈的心绞痛。例如气压的降低、情绪的紧张、大喜大悲等等,而突发心绞痛。冠状动脉或分支的小动脉中的脂肪沉积物导致血凝块的形成,阻止血液通过它应到达的毛细血管网,那么这部分心肌会迅速缺氧而坏死,如果这一区域不大,那么心脏的其余部分可以补偿损伤,但往往由于救护不及(最重要的救护是静息和供氧)而造成心脏衰竭死亡。这就是心肌梗塞。

脂肪沉积物造成的病痛,就提醒我们不能食用过多的脂肪,特别是动物性脂肪。过多的脂肪不仅容易造成肥胖症,也容易带来高血脂症。就心脏健康来说,高血脂比一般性肥胖更有害健康。当然,就是一般性肥胖,也会给心脏加重负担,也不是好事。在营养条件改善的今天,吃得过多又懒于运动的青少年呈现迅速增多的趋势,请记住肥胖、超重对心脏都是有害的。

2.从ECG(心电图)说起

在现代,心电图(ECG)已是检查或监视心脏活动状况的一种常规手段,什么是心电图呢?简单说:把电极置于体表可以测到心脏的电活动。经过仪器放大后,这种电活动可以显示在阴极射线管上(如电视机显像管一样),或者为了长期保存可以描记在图纸上,这就是心电图。心肌受损或死亡的部位,会改变或阻止心电的传导,结果使心电图上的波形发生了改变。如何看懂或分析心电图,是专职医生的工作,我们这里不讲。

要讲的是心电图反映了心脏节律性的收缩,完全是自身固有的特性。原来包埋在右心房的壁中有一小块特化的心肌组织,叫做窦房结(S-A),又叫做起博点。心肌纤维(心肌细胞)像所有的细胞一样,外边带正电荷,里边带负电荷。在起搏点,这种电荷自动地以每分钟70次反转,接着附近的心肌纤维中也引起类似的反转,这就形成电波,依次扩散到整个左右心房。当它传到房室之间的结缔组织间隔区时,那里有房室结(A-V),获得了电流,房室结连接着逐渐分支的传导纤维,电流到达心室各部位,心室有力地收缩。而后舒张休息,起搏点再充电。

心脏自我调控其节律,很大程度上是依靠起搏点发出的电流,有些心脏病,是起搏点的障碍,这样,心室会发生不规则的间歇性的停止射血,这被称为心室纤维性颤动。如不采取医疗措施,会导致死亡。患有这种病的病人,可以安装一个人工起搏器。人工起搏器是能产生节律性电冲动并通过一根细导线传送到心脏的装置。由于微型电子技术和长效电池,起搏器可做得小巧玲珑,植入皮下,还可调节其输出频率,以适应病人躯体的活动水平。

心室纤维性颤动,是一种危险的心脏病,如果发生在我们的亲友中,要十分注意护理。

但起搏点的自动节律调节,远不能适应实际生活的需要。例如遇到某种紧张情况,像惊恐或剧烈运动,心跳每分钟可增加到180次,收缩强度也增加,每分钟排出的总血量可达25~30升。你一定体会过心脏的砰、砰乱跳的感觉。这说明心跳加速、加强另有神经支配。这是交感神经的作用,它发自延脑(延髓)。但延脑还有一支被称为迷走神经(属副交感神经)的,它发出的冲动,又会减弱和减慢心跳。这样两支神经的相辅相成的作用,使人体能适应环境变化对心脏工作的要求。

因此,生活、工作的不规律引起的神经功能混乱,也会影响心脏的健康。遵守科学的作息制度,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对健康也是很重要的。

3.为心脏赢得休息时间

心脏一生都在搏动,能不疲劳吗?

“心力交瘁”,是形容极度疲惫的状况。

让我们来看一看心脏收缩舒张的规律性。

以通常情况下每分钟心脏搏动75次(每分钟心脏搏动的次数,也称作心率)为例,则每次搏动用了多少时间呢?

一分钟为60秒,60秒÷75=0.8秒,这是每次搏动的时间。既叫搏动,必定包括收缩和舒张的轮替,收缩是心肌在耗能工作,舒张是心肌体息。那么这0.8秒中,工作和休息各占多少时间呢?

实际测得的结果可用下图来表示:

收缩是由心房开始的(起搏点就位于右心房),仅用了0.1秒,其余0.7秒都是舒张。0.7秒的舒张期,心房壁的心肌可以充分休息,并有充裕的时间让静脉运来的血液回流心房,起搏点可以“充电”。

心房收缩的0.1秒时间内,心室是舒张的,然后心室开始收缩,用了0.3秒时间。接着到下一次收缩之间,间隔0.5秒。这0.5秒心室是舒张的,可以休息。

收缩舒张共用了0.8秒,这0.8秒是心脏每分钟搏动75次情况下的一个心动周期(心脏搏动周期)。0.8秒中心房收缩0.1秒而舒张0.7秒,心室收缩0.3秒而舒张0.5秒,舒张比收缩的时间长得多,也就是在每分钟搏动75次的情况下有足够的休息时间,当然不会疲劳啦。

但是这每分钟心搏75次,是指发育健康的心脏,在安静状态下的情况。如果激动、紧张、体力劳动、运动,特别是剧烈运动,心搏就会大大加快,那么:

若每分钟心搏100次,则60秒÷100=0.6秒。

若每分钟心搏150次,则60秒÷150=0.4秒。

……

心动周期缩短了,而心房、心室依然要有效的工作,必须保证0.1秒和0.3秒的收缩。如此这样休息时间(舒张期)就大大缩短。结果形成这样的状况,血液尚未充分回流心房,便又开始了压缩,造成心脏低效的工作。

什么人会出现这种情况,抛开别的疾病不谈,身体瘦弱,平日少劳动,不锻炼的人最容易遭遇这种情况。因为心脏是心肌构成的,它像骨骼肌一样,平日适度的增加锻炼,增加心脏的负荷,可使心肌发达,收缩力强,因此,遇到紧张、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时,无需过分地提高每分钟心搏的次数,而是每次搏动更强有力,在这种情况下,心肌仍有较长的舒张期——休息,血流也可充分回流心脏,提高输送的效率。运动员的每分钟心搏数就比常人为少,就是这个道理。

野生动物和饲养动物比较,如野生鲤鱼和饲养的鲤鱼,野鸭和家鸭,野猪和家猪,野兔和家兔比,都是野生的心搏慢,心肌的重量和体积大。原因很简单,就因为它们不娇生惯养。而青少年中,确有一部分人娇生惯养,既不爱体力劳动,也不爱运动,就不会有一颗强健的心脏,难以适应艰若的劳作和突发事件对心9Ю垈\U?g?帱铩橫賖??宣b?晙+]Kk$?h??J?f轩E焲N[??鄆Xf-潕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