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科>>初二上学期>>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
备课资料
教学目标
教学建议
教学设计示例
扩展资料
能力训练
探究活动
习题精选
典型例题
 


教学设计示例

重点、难点分析:
  
1、吸收的概念

  2、小肠适于吸收的结构特点

  3、营养物质的利用

教学过程设计:
  <引入>:

  问题:1、食物经过消化最终形成哪些物质?

     2、真正需要这些营养的是什么?

  这些在消化道中的营养成分怎样才能到达需要它们的每个细胞呢?细胞又如何利用它们呢?这就是我们要在第三节学习的内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

  营养物质只有进入循环系统,才能被运送到机体各部分需要它们的细胞处,这一过程就是"吸收"。注意我们前一章学过的循环系统,包括了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两部分。

  哪些物质能进入循环系统被吸收呢?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糖类在消化管内消化成小分子后被吸收,而食物中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不经过消化,在消化道内直接被吸收。

  在消化道的哪些部分营养成分可以进入循环系统呢?那些部位得具备什么特点呢?先由学会讨论,再总结。(学生应该能想到:面积大,结构薄,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人体的各段消化道的吸收能力是不同的。口腔和食道几乎无吸收养分的能力,胃粘膜仅可吸收酒精和少量的水。这也就是喝酒伤胃的原因。大肠则可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因此营养物质主要是依靠小肠来吸收的。

  小肠为什么能完成这一主要功能呢?与其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知道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部分,其内表面有皱襞,因此具有相对大的表面积,其实小肠的表面积决不只是我们看到的那么大。环行皱壁的存在使小肠面积增大了三倍,而皱壁里还有些更微小的结构呢!

  实验:观察小肠绒毛或用录像取代。

  观察到小肠绒毛后,讨论小肠绒毛的存在对小肠的吸收功能有何意义?

  由于小肠绒毛的存在,使吸收面积增大了三十借。在小肠绒毛的柱状上皮细胞的向肠腔一侧,还有一些指状突起,叫微绒毛。由于微绒毛的存在,使面积比5~6米长的圆柱体面积增大了六百倍。小肠的表面积为200平方米,相当于一个排球场这一特点决定着小肠吸收的快,吸收量也多。

  此外,(利用挂图或书上的图)小肠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营养物质可渗入内部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并经循环输送至全身各处的细胞,用于全身的生命活动。

  营养物质的吸收途径是不同的,脂肪酸和甘油要进入毛细淋巴管。而其余营养成分进入毛细血管。

  这些营养成分被运输到身体各部分的细胞后,主要有哪些用途呢?请同学们先看书,在来讨论归纳。第一、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第二、为构建人体提供原材料;第三、作为储备的能源物质。

  思考:营养物质是不是摄入的越多越好呢?为什么有些人过分肥胖?有些人过分瘦小?怎样衡量自己的营养是不是合理呢?

板书:

第三节 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

一、营养物质的吸收
(一)吸收的概念:
  营养物质经过消化道管壁进入循环系统(血液和淋巴)的过程
(二)可吸收的物质:
  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甘油、水、无机盐、维生素
(三)吸收的部位:
  1、吸收的主要部位--小肠
  小肠与吸收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1)表面积大;
  (2)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3)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和毛细淋巴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四)吸收的途径:
  葡萄糖、氨基酸、水、无机盐、维生素→血液
  脂肪酸、甘油→淋巴

二、营养物质的利用:
 1、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为构建人体提供原材料;
 3、作为储备的能源物质。

返回页首

 



版权所有:中央电教馆资源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