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查询试卷\课件\优质课请在此输入关键字:
网站首页 >> 教育教研 >> 教研活动 >> 文章内容

对《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的改进

[日期:2011-07-12]   来源:生物百花园  作者:生物百花园   阅读:847[字体: ]

1.教材实验分析

教材中实验设计,以葡萄糖溶液为培养基,采用化学实验方法进行探究,用石灰水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重铬酸钾溶液分别对CO2和酒精进行检测。遇到的问题有:

⑴提出问题的导向与探究目的的吻合程度较低。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而从“参考案例”、“关注问题”、“参考资料”等环节来看,却特别强调对生成物的探究,如生成什么物质、量的多少如何等等。

⑵实验设计从材料、用具到实验装置、试剂的选择等,“专业性”太强,纯实验化;操作过程复杂,不易激发探究动机,保持探究兴趣。

⑶产物检测麻烦,还要用到腐蚀性极强的浓硫酸,而且只检测到酒精和CO2,没有检测到水。

⑷实验需要在实验室中采用引导探究式教学,但由于实验时间、条件所限,很难在一堂课中完成。

2.实验改进

⑴酵母菌培养基的制备 取250g面粉,用30℃左右的适量温水溶解1.5克安琪干酵母,揉成光滑的面团,分成两等分。取两个洁净的食品袋,放入面团,排净一个袋内空气,扎紧袋口;另一个袋保持通气,使面团尽量摊薄。将两个食品袋同时放入30-35℃的环境中保持一个小时。

⑵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检测 观察袋内物质变化,打开袋子闻气味;密封袋内鼓气,面团变大,出现蜂窝状空隙,抽取袋内气体通入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扒开面团,有明显的酒精味。说明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进行呼吸作用并产生CO2和酒精。另一个袋内除了面团变大、出现蜂窝状空隙外,面团明显较密封袋内的柔软,说明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进行了呼吸作用并产生气体和液体(老师引导分析气体和液体为CO2和水)。

3.改进后的优点

3.1学习生活化

从探究素材的选择到材料用具,从实验设计到操作,都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使整个探究过程切融入生活。

3.2可行性强

实验材料、用具容易获得,设备简单,操作过程简单易行,无需用化学试剂来检验或者需要试剂量少,成本低,也避免浓硫酸使用过程出现安全问题,实验效果直观,同时调动视觉、味觉、嗅觉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结果可靠。无论是条件优越的学校,还是条件差的乡村学校,均可做到。

3.3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酿酒、发面、做醪糟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非常熟悉的,以此为话题展开探究,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产生求知动机。

3.4探究目标明确,思路清晰

在完成“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这一主要目标的基础上,对两种呼吸方式的条件、产物也同时掌握,轻松完成学习目标。

4.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

4.1本实验是将引导探究式实验改进为自主探究式实验 教师提前利用辅导课组织学生讨论,提出要探究的问题后,学生自行安排时间完成。

4.2

实验中有氧和无氧条件的控制 如果以米料为培养基,可以选择同类型同材质的大小不同的瓶子,如无氧条件用200ml,有氧条件用1000ml;同时,将无氧组瓶子左右快速摇动,将米料拍打成致密的团块制造局部缺氧环境,有氧组保持疏松,中间留一小洞,或者将瓶子水平放置,米料摊开。

4.3

有氧呼吸中CO2的检测

以糯米为培养基时,每次换气之前用注射器抽取气体通入密封的澄清石灰水中,观察变化,并在实验结束时与无氧条件下的结果进行对照,比较不同条件下产生CO2的多少。

更多相关视频:


相关评论
鄂公网安备 420881020000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