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查询试卷\课件\优质课请在此输入关键字:
网站首页 >> 教育教研 >> 教研活动 >> 文章内容

葛国顺:新课标高考和高中生物课程复习

[日期:2013-01-24]   来源:网络  作者:生物百花园   阅读:321[字体: ]

一、高考考什么——解读《大纲》和新《课标》

1、 考试性质不变
高考是全国选拔性考试 因而必须有适当的难度、必要的区分度、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2、 命题原则(“三有利”)
——有助于高校选拔新生
——有助于中学实施新课改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命题方向: 立足新课标方向、指导新课程实施
• 注重综合、突出能力
实现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综合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突出对能力尤其是学科能力和方法、科学探究和思维力的考查
• 注重基础、强调灵活
注重对生物科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重点考查主干知识而又不忽视对非主干知识的考查;题型灵活、多变
• 重点考查必修、兼顾选修;
• 稳中求变、变中求新(新中求稳)
命题既严格遵循新课标和考试大纲, 但又不拘泥于大纲,符合生物学科特点,体现时代性、实践性
试题要反映(测量)考生的生物学能力和知识方面的差异,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
能力测试:既要测量学生的实际心理能力,也要测量潜在心理能力”
4、考核的层次(掌握程度)、能力与要求
从“3+X”的三个层次Ⅰ、Ⅱ、Ⅲ变成两个层次Ⅰ(识记、了解)、Ⅱ(理解、应用)
I: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能在较复杂的情景中综合运用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
考试的能力与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
5、考试内容:
依据:2003年部颁《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结合全国新课标高考《生物考试大纲》(新课标实验版)和当地《考试说明》的要求。
高中阶段生物学科的教学内容:课程标准的必修(3个模块)和部分选修(2个模块)
必修+选修按全国新课标高考《生物考试大纲》和本省《考试说明》的要求。
从心理学的角度:“三个维度”
主要限于知识(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能力(实验探究能力、获取新知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测量和评价;也有科学探究的方法、生物科学思想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对学生的评价(较少);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生物知识内容表及要求(附后)
2013年高考生物考试大纲:知识内容及要求应该与2012年保持一致(可能略有变化)
6.命题的指导思想
重视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以能力测试为主导
在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科学探究的方法、获取新知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对考生的表现进行测量。
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7. 试卷结构
选择题+非选择题(必做、选作)
难易比例 难题 :中等题 :容易题约为20%:50%:30%
与2012全国新课标卷类似(原宁夏模式:90分卷面)
选择题:6小题,36分 ;
非选择题:必做题,39分;选做,15分

二、命题动向——2004—2011年高考理综全国卷生物试题分析

近几年(尤其2009—2012)全国高考试题无论从试卷结构、试题类型、难易程度、知识点的分布和覆盖面诸方面都逐渐趋于稳定——符合国家大局
但稳中求新、求变:知识点的分布和覆盖面加宽、难度降低,对思维、能力的考查加强、区分度加大,信度、效度提高,而且试题类型灵活多变、求新求异。
主干知识(重点)不变 ,选修和实验探究权重增加,非主干知识有增有减
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等科学素养的考查,在试卷中有所突现。
  加强了实验性、探究性、灵活考查能力。
取材考究,情景新颖,立意独到,设计巧妙,大大加强了对获取信息能力的考查
生物学科命题愈加突出以考查学生的生物学素养为核心,但并不忽视对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对选修部分的考查逐渐加重。具体来说
全面考查“双基” ,重点考查主干;必修为主,增加选修权重;注重“双基”,突出学科能力 ,着重考查“生物科学素养”;课外情景,课本答案,试题开放灵活。
试题设计立意新颖,突出新材料新情境;凸显试题的开放性、时代性、探究性和实践性
尤其09—12年试题:难度适中,考查知识面广;注重双基,联系实际,没有生题怪题;
平稳过渡,考生感觉良好,但分数不一定满意。
2012高考理综全国卷(课标版)生物试题分析(题型和知识点分布)
知识点
题号 分子与细胞 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 生物技术实践 现代生物技术专题 总分
必做 Ⅰ 1 蛋白质结构 中心法则
36
2 细胞癌变
3 水盐平衡
4 神经—体液调节
5 生长素作用原理
6 种群的特征
29 糖的种类作用 11
30 神经调节 10
31 遗传与变异 10
32 种群与进化 8
选做 34 二选一 细胞工程 15
35 基因工程
合计 20 13 42 15分 90
从表中可以看出:
对必修与选修、主干与非主干、重难点知识的考查既全面,又突出重点
强调双基(基础生物知识、生物技术),突出对思维能力和生物学素养的考查”
立足课本,延伸课外,加大对实验探究、综合运用以及获取信息能力的考查
尤其是从2009— 2012年的
高考试题
稳中求变、稳中求新、基础与能力并重、更加注重基础突出能力与素质;
主干与非主干、课内与课外更看重有机结合;
实验与探究、创新与应用、更加注重对考生思维品质和科学素养(科学探究能力、科学研究方法)的考查,体现了新课标、新课改的新理念。
无论全国卷Ⅰ还是新课标卷,试题覆盖面加宽,基础知识考查更为全面,对考生能力和素质要求更高、更全面;注重考查主干知识,重点考查双基,突出能力——彰显素质教育
必做题仅10个题(宁夏卷也从原来的8道增加到10道题),但却涉及了细胞分子组成、细胞的结构、细胞的代谢、细胞的增殖、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遗传的细胞基础、遗传的分子基础、遗传的基本规律、生物的变异、生物的进化、植物的激素调节、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生态环境的保护等内容,基本涵盖了《考试说明》中的主干知识。其中,必修内容约占80%,选修内容约占20%。
选择题的选项情境的设置,更为广泛。一个题目中涉及到不同知识内容或同一知识点的不同角度,有效地检查了考生对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思维的敏捷性。
在选考的《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模块中,着重考查了基因工程和克隆技术。在《生物技术实践》模块中,着重考查了微生物的培养和利用等基础知识。
  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生活联系,创新情景立意,凸显能力考查
  引导考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知识,倡导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相关问题,理解国家有关政策的理论依据。
试题的情境和立意大多从生物学最新发展现状出发,体现了学科的时代性。素材来源广泛,表达形式多种多样,设问角度新颖;
结合新材料、新发现,创新问题情景设计,考查获取处理信息、综合迁移运用能力。
问题设计有明确的主线,设问层次分明,巧妙有序,层层递进
2010年全国卷Ⅰ、卷Ⅱ和2011年大纲卷都已经明显凸显新课标理念,甚至直接考查了新课标要求的知识点(如2010、11年第4小题和第29、31题)。
与之前“3+X”试题比较,无论是全国新课标卷还是大纲卷,近几年的
高考试题难度都明显下降,注重基础但不乏灵活,突现对能力的考查。由此可见:2013高考生物命题应该是试题平稳,知识点分布广、试卷结构合理,注重基础、更加突出能力素质,平稳过渡但求新求变尽量体现新课标新课改理念,具有鲜明个性和特点的,这样,才能真正对中学生物学教学和教改起到“指挥棒的作用”。

三、如何应对

1.“全面+重点” 抓重点: 逐一落实每一个重点知识点、重点考点
在第一轮到边到角、全面复习的基础上,第二轮“模块加专题”重点落实以下内容:结构基础、酶、细胞呼吸、光合作用及光呼关系、“代谢”与稳态及其调节(神经—体液—免疫调节)、基因的表达、 减数分裂与染色体(基因)行为、遗传的基本定律(三大定律)及其应用、性别决定伴性遗传与人类遗传病、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生态环境问题、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微生物分离、培养及其应用、实验探究(做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实验方案、观察收集数据、解释数据做出合理判断)。
以细胞代谢、稳态调节、遗传和变异为重中之重;兼顾生物与环境,尤其是环境污染、节能减排以及生物圈稳态、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学问题要注意(“十八”大提出了生态文明);正确解答图形、表格、曲线等图文信息题作为突破口,加强、落实数学思维在生物学领域(遗传)的运用;实验能力和科学探究要注意以实验为背景的综合试题(包括选择题),培养正确、科学的思维(严密的逻辑思维、数学思维,求异思维、发散思维,注意思维的深度、广度、敏捷度…);密切联系科学、技术与社会以及生产生活、生理病理等实际问题……
2.“双基+能力” 重基础:查漏缺,落实练,加强学法指导,提升能力素质
关于“能力和素质”
高考的能力要求——理解能力 、.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能力
从学习心理学——能力:感知(观察)、记忆、想象、言语、思维、操作技能
核心成分:思维;
最基本的特征:概括(智力和能力的首要特点);
操作技能:既是能力的组成因素, 又是智力的基本成分。
科学素养:公民参加社会活动、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要的科学知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科学领域中核心的、基础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提高每个中学生的科学素养是中学教育教学尤其是实施新课标的核心任务。
仔细的观察能力(审题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
缜密的分析、综合、判断能力和灵活多变的思维能力、丰富的想象力(知识的迁移能力);
严密、准确、科学的表达能力(描述能力)。
坚强的意志和持久的毅力、耐心
应试能力
仔细、快速审题
要由“视而不见、有眼无珠” → 练成“火眼金睛 ”;在快速审题的同时“ 抓住关
键字、词、句”,从“细微之处找焦点”获取有效信息 → 正确迁移相关知识
缜密、敏捷思维
从审题中“ 关键字、词、句”正确把握思维的方向、思考的范围广度、深度、注意思维的速度、培养严密科学的逻辑思维品质
准确、科学答题
答题要严密、科学、简短、规范,就是要学会运用“生物学语言、概念”,即专业术语描写答案,这样才简明扼要准确,而不能用大白话
认真、耐心检查
高考理综(生物)命题给予考生的时间是45分钟,但科学训练后实际审题和答题的时间各需约15-18分钟的时间,也就是30—35分钟时间应该完成生物学试题,这样就能确保10分钟左右的富余时间,一定要有恒心,耐心、细心地做检查。
3.“必修+选修”
以必修为主,结合考纲要求兼顾、整合选修模块相关知识
4.“课本+课外” 回归课本:课内课外、题内题外相互“迁移”
正确处理好书本与资料、高考题与模拟题的关系

四、对学生的要求——科学要求和有效方法

• 要有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创新意识
• 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 关注生物学知识在生产、生活及社会实践的联系和应用
• 关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和热点问题(生理、健康、环境、高新技术、诺奖)
多阅读、重理解、勤思考,忌死记概念;
多观察、积累,重过程、方法,忌硬背结果;
重手脑并用,忌空想而懒动
基本要求:良好的学习行为、学习习惯和应试习惯
科学要求和有效方法(老师正确指导)
• 预习的习惯:主动地看书、做题—走在老师前面;
• 听讲的习惯:专心、参与、积极思维;
• 记笔记的习惯:记要点、疑点、解题经验、课外材料
• 看书的习惯:仔细并找出主题句、关键词、论点、论据
• 作业的习惯:仔细审题、表达严谨、规范、使用生物学术语;及时做及时练,“落实”老师的要求
• 好学善思勤问的习惯:准备问题本、错题本,记录问题、错题;及时问并记录好错例和答案
• 归纳整理知识点的习惯:每一章节的知识体系、专题知识体系、相似知识点的比较、相关知识点的逻辑联系……

五.关于高三复习的点滴想法

面对2013年的理综高考,建议注意以下几点。
(1)把握《课程标准》、与《考试大纲》、《考试说明》的区别与有机关系。仔细研读《新课标》,关注全国《考试大纲》和本省《考试说明》,重视基础知识,强化主干内涵,增强针对性。处理好选修和必修的关系,勿需将选修教材内容去深化、去扩展,要更多地从学科内综合的角度注意几本书知识间的有机联系。
(2)落实好新课标理念,注意实验探究能力培养。要做到科学地思考、准确地把握、理性地渗透新课程理念和目标。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始终是高考的重点内容,为此要重视对模型的建构和生物科学素养的培养。探究思维的题型会增多,可能没有专门的探究实验大题,但探究思维和能力的考查会渗透到多个题目中(包括选择和非选择题)
(3)放弃“偏、难、怪”题,真正理解、在复习中体现“基础+灵活”的新课标高考理念。新课标高考更注重基础,基础与能力并重。但考能力并非一味出难题,完全能够以“基础知识”做“题眼”,通过“变向思维”灵活多变地考查能力,题型可以说是“变幻无穷”。实际上07、08、09高考卷一生物部分难度系数较06年有很大下降,逐渐与全国卷二靠近,逐渐指向新课标卷,“三卷趋同”。09、11和12年新课标卷难度系数都在0.65左右。
要重视方法的积累,深入理解和融会贯通。侧重对基础知识的复习,通过构建知识网络,提升分析综合的能力。通过编织知识网,绘制概念图,理清要点考点;要加强对单元知识点的解析——弄清它的构成要素及含义,要注意前后的联系,注重专题复习,加强学科内的纵向联系,要善于归纳总结,抓住知识规律,摸索解题规律;借助基础性、时代性、人文性的知识点,做好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等科学素养的培养;侧重于知识重组、信息转化、逆向思维等角度,训练创造性思维能力。用恰当的词语准确、清晰、流畅地将自己对问题的理解表述,以培养表达能力。
(4)解决“讲”的困感和效率,落实“练”的时间和效果
关于第一轮、第二轮复习(第三轮复习?)——如何合理分配时间,讲、练结合
在时间紧、复习内容多的情况下,老师如果把知识点讲得非常细,必然要占用很多时间,然而效果如何?
要落实新课改理念,发挥“双主体性”,老师不宜总讲、“越俎代庖”,而应合理分配时间,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巩固(归纳、、整理、总结)和落实书本知识及训练;尤其后阶段复习“回归课本”应还时间于学生,引导、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落,形成知识网络,做到“四个迁移”;第二轮复习还需要把选修、必修相关知识点揉在一起进行复习(即专题+模块整合),除了归纳、整理知识网络,关键还要精选好试题(高考真题、好的模拟题)来进行训练和讲评,做到“以题带点”既落实考点又培养、提高学生解题、思维等应试能力。
(5)认真选题,合理选择练习量——解决“练”的困惑
在这点上,老师多年的教学已有体会,即“足量的练习是必须的,但题海并不可取”。如何练到“饱和点”?坚决反对“题海战术”,使练习有效而达到“事半功倍”!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必须研究各种题目(高考真题、各地模拟题),精选例题、习题,真正做到举一反三,这样才能给学生多一些自己阅读、思考提高、归纳、整理、的时间!
(6)正确处理好书本与资料、高考题与模拟题的关系。课内课外、题内题外相互“迁移”,由课外情景→迁移→课本答案。获取信息的能力包括两方面:从试题提供的大量情景材料中获取有效的解题信息;平常要从课外积累相当的生物学信息。
(7)解决好考试大纲命题要求与课程标准的”模块加专题”体例之间的教学矛盾
(8)处理好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内在联系及应用教学特殊手段、落实选修模块的教学与复习。
(9)2013年高考复习整体思路与必修课\选修课复习建议
(10)教材重难点与常考知识点的复习
 


相关评论
鄂公网安备 420881020000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