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查询试卷\课件\优质课请在此输入关键字:
网站首页 >> 教育教研 >> 教研活动 >> 文章内容

2021年湖北省七市州高三3月联考生物试卷评价、阅卷分析及备考建议

[日期:2021-03-22]   来源:  作者:   阅读:0[字体: ]

七市(州)高三2021年3月联考生物试卷评价、阅卷分析及备考建议
龙泉中学高三生物组(组长杜圣兵)
整体评价:知识点覆盖面广,没有怪、难、偏习题。是一份很有水平的试卷。
(一)优点:
1、选1和选3的内容出现的形式新颖,是以两道选择题((1)、(2))和两道非选择题中各一小题(22(4)、24(5))呈现,不是以一道完整的非选择题和一道选择题呈现。
2、遗传题侧重于推理判断,弱化复杂的概率数学计算,如第20题、第22题。
3、直接对教材内容整理改编。如第4题: 对比实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4个教材中的实验;第9题:教材中的4个经典实验;第13题:蛋白质的体外合成技术;第14题动物激素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
4、种群密度调查方法中的逐个计数法以统计细胞的形式出现,非常别致新颖,如第24题(2)。
4、考查实验的内容,能体现学生的理解和变通能力,如第4、7、9、10、13、15、21(4)、22、23。
5、考查了当前的热点:新冠病毒及防治等,如第11题、第16题。
6、考查长文回答的能力,这是高考的热门题型之一,如第21 ~ 24题中的“原因”、“思路”、“结果”、“结论”、“方案”、“步骤”、“过程”、“因为”、“依据”等。
(二)不足:
答案值得商榷的地方:
第21题(1)答案有些片面,“淀粉”答成“糖类”也是可以的;(4)答成标答的非常之少,装置中是着色滴,个人认为只要答出液滴的移动方面的内容,正确的应该给分的;切块后看不到上面的一空的内容,下面的“预测结果”用字母的,对的也没有给分。
第22题(2)答法应该有多种,况且①的答案是有问题的;(3)的答案“在某盐碱地上”不是非要写出来的。
第23题(1)答出教材中的反射弧的5个环节即可;(2)答出神经中枢破坏即可;(3)没有答出神经递质,只要意思到位即可。
第24题(3)答案有多种,答题卡上留得空小了些,让学生不好把握。
3、实验是高考的热点之一,本试卷实验设置偏多,有44分之多。
(三)阅卷分析:
本校承担21(2)(3)(4)题阅卷任务,共13分。
出现的问题:
第(2)问前两个空: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赤霉素中的任意两个组合都出现过,第二空还出现“生长素和赤霉素”、“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甚至出现脱落素、叶黄素等。赤霉素写成了赤酶素的比较多,没有给分;第2空错的相对多的答成了“细胞分裂素”;第3个空,相对而言,答成“C”的要多些。
第(3)问,出现了100多种答案,甚至出现9:3:3:1、1/3等等各种奇异的答案。许多学生可能对0.01%开方没有算对。错得相对多的答成了1.99%。
第(4)问,绝大多数答成着色滴的移动(个人认为,只要正确的应该给分)。预测结果多数答成“如果……说明……”,显然没有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依据已有的知识预测最可能的结果和结论”。
(四)后阶段复习备考建议
1、加强长文回答方面的培养。采用“因果搭桥法”的策略进行,至少两句,要答到得分点上。
2、强化遗传题的实验设计及推断。
3、对大面积的出错题,如第4题的“对比实验”、第5题“内共生”、第20题“两对相对性状(完全显性)”的比例,要寻找原因,并多加训练强化。
4、加强对教材中基础知识的识记,如第21题的两种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第22题(4)Taq酶、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植物组织培养的主要过程等。
5、加强学生的审题能力,从题中找到关键的字、词、句,从而提高正确率。
6、研究8省模拟考的原创题,多多练习新颖的题型,增强学生的应变能力。

七市(州)2021年高三3月联考京山一中生物质量分析
(三)试题新颖点
1.充分体现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是生命观念、科学探究、科学思维和社会责任。在本套试题中,均有所涉及,特别是科学探究在四个非选择题中都有渗透。
2.创设情境命题
(1)生活、实践情境
选择题第11小题新冠病毒、15题抗生素、16题新冠疫苗接种,非选择题21题(1)(2)(3)小问等问题的情境,都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2)科学实验和探究情境
选择题9题、10题,非选择题21(4)、22题、23题、24(3)就是这类情境。这类情境就是考查学生的科学思维程序和思维方法,进而体现考生的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24(3)利用我国的科学成就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体现生物学的育人功能。
二、成绩分析

参考人数 最高分 80以上(人) 70-79 60-69 50-59 50以下 一本上线数(赋分)
701 83 1 31 113 176 380 物理系列:247
历史系列:37
我校参考人数701人,平均分47.68分,最高分83分,一本上线数284人(物理系列247人,历史系列37人)。本次考试高分不高,高分不多,50分以下过多。反映了在一轮复习后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
①知识零散,没有构建好知识网络
②综合应用能力欠缺
③审题能力弱,答题不规范
④实验探究能力不强
三、学生答题情况及错因分析
1.选择题第4题,本题考查对比实验的概念与实例以及对比实验与对照实验的辨析。学生没有准确理解对比实验而出错。D选项的实验目的是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淀粉,曝光组为对照组,遮光组为实验组,并非是两个实验组,不是对比实验。
2.选择题第9题A选项,加入蛋白酶的试管中蛋白质水解产生的可能是多肽,多肽中含有肽键,再有蛋白酶本身也是蛋白质,利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能够产生紫色,加入蒸馏水的试管不能分解蛋白质,也会变成紫色,因此该方案不能证明蛋白酶能够水解蛋白质。学生因忽略了蛋白酶本身也是蛋白质而出错。
3.选择题第20题.学生没有理解完全显性和没有考虑到A、b基因位于一条染色体上的情况而导致出错。
4.非选择题21题第(3)、(4)小问,第(3)计算杂合子的比例时没有乘以2导致结果出错。第(4)没有理解装置I和II中液滴移动代表的含义,装置I液滴移动取决于O2消耗量,装置II液滴移动取决于O2消耗量与CO2释放量的差值。
5.非选择题22题第(2)、(3)小问,有不少同学无从下笔。第(2)小问,题干已知是染色体上的单基因突变,由子代都为隐性耐盐,则可知道两突变株的突变基因是相同的;由子代都为野生型,则可知两突变株的突变基因,是两个不同的等位基因。第(3)小问,没有灵活运用9:3:3:1的变形。
6.非选择题23题第(3)小问,平均分0.26,首先有很多同学没有作答,其次没有答到要点而丢分。有的同学答的是兴奋在神经元间单向传递的原因,还有的同学答的是坐骨神经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从而传递到腓肠肌,引起腓肠肌收缩。这个题的要点是要解释兴奋是怎样传递到腓肠肌的,也就是要通过突触释放神经递质。
四、后期备考策略
1.紧扣教材,夯实基础
历年高考都很好的体现了对生物学核心知识的考查。因此,在充分理解、掌握课标的基础上,要指导学生学会读书,通读教材,包括文字部分、插图、小资料、实验等;重要的生物学概念、生理作用、生理过程、实验原理、实验方法等要理解熟记。对生物学中的一些名词性概念、结论性语句要经常理解性记忆,以保证准确无误,才能够用准确的生物学术语答题。
2.培养学生学会情景信息的获取与使用
新情景信息题重点考查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理解文字、图表、表格等表达的生物学信息的能力。其特点可概括为“新情景、旧知识”。这种题型往往是高起点、低落点。在二轮复习中,可以总结一些答题模板,解读这类题目的一般步骤是:①读题:在读题时,首先要设法将其与所学过的知识或原理进行联系,找出适合于解决此题的知识,精确地判断出运用哪种原理进行解题;②重联系:要善于从题干中找答案,在信息迁移题中,有时会有个别题的答案在题干内;③重分析:信息迁移题在教材中往往存在原型,可以联系教材知识和已知的生物学原理,认真分析本质,得出结论。
3.研究新教材中新情境,精选情境材料
在二轮复习中,尽量多融入真实情景,以日常生活、社会问题、科学研究过程和结果、图像、视频等形式创社情境,组卷适当增加情境类题目。

京山一中高三备课组长 杨桂林
2021.3.16
七市州2021年三月联考荆门外校生物质量分析

高三生物备课组 揭 晓

一、三月调考阅卷信息:
我校所阅试题为22题的⑴题,参考答案为“野生型”、“全为野生型”,在阅卷中,我们发现考生的答案五花八门,经过仔细思考和讨论,进行这样处理:
第一个空有这样一些答案“不耐盐碱个体”、“野生型纯合子”、“不耐盐碱的纯合子个体”等等,我们给分;但是答成“显性纯合子”、“显性个体”等等不给分。
第二个空要体现出后代全部是野生型,故而对“是野生型”、“为野生型”、“全为不耐盐碱”、“在盐碱地不能正常生长”等等给分;而对于“出现野生型”、“有野生型”、“野生型个体较多”、“盐碱地里绝大多数不能正常生长”不给分。
二、我校学生考试中存在的问题
㈠错误率高的选择题:4、5、8、7、9、6、20,体现出来的问题主要是:
1、对比实验概念不清,无法区分第4题中D选项中的对照组和其他选项中都是实验组形成相互对照之间的区别。
2、审题不清,信息提取不出。表现在第5、6题。第5题主要是读题后抽不出题干和选项之间的联系;第6题体现在学生对图中体现出的跨膜运输中信息视而不见,只看到没有ATP就认定为协助扩散
3、减数分裂相关知识对很多同学来说仍然是一个难点,涉及到染色体的变化和等位基因及非等位基因的行为及与变异的关系仍需强化。
4、第8题涉及到蛋白酶的相关实验存在问题,表现出学生的实验能力需进一步提升。
5、第20题反应出学生对两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不同位置如何产生配子及如何产生后代没有做到归纳总结,导致部分同学无法动笔;还有部分同学对C选项中的“9:3:3:1”和D选项中的“9:6:1”与题干中“两对性状完全显性”的没有联系起来,导致瞎蒙。
㈡主观题中反应出来的问题
1、审题能力不足反应出的题干信息视而不见:比如21题的⑷,题干要求通过两个能测呼吸熵的装置展开实验,即要求学生通过测呼吸熵来比较花生种子和玉米种子呼吸熵的大小。可是学生们却专注于着色液是否移动比较呼吸方式,没有落实到呼吸熵上来。题干要求写的是实验思路,但是很多同学却着手写实验过程等等。23题中的⑶“针刺坐骨神经导致腓肠肌收缩”的原因,学生叙述出的答案没有一环套一环,跳跃性大导致失分。
2、语言表达能力严重不足:比如21题的第一个空,许多学生都感觉到可能知道但是无法答到点子上去,无法从题干中“维持生命活动”联系到能量来答题。又如21题的实验思路的表达,学生头脑中缺乏清晰的思维,表现出答案叙述不清,主次不分。
3、实验探究能力仍然缺乏,特别是遗传题中的实验探究,学生无法通过假说演绎来达到目的。
三、后期备考策略
1、在二轮专题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回归教材,将教材中的一些基础知识用判断题的形式反复训练。
2、加强审题能力的进一步训练,提升学生提取信息的高效性和有效性。
3、加强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归纳出文字表达的套路,让学生做到准确而简炼的答题,从而使分数应得尽得。
4、坚持训练每日一题,加强训练的针对性。
2021.3.16


相关评论
鄂公网安备 42088102000026号